和苏提举喜雨(其二)

皇上焦劳冠百王,精求肤使惠南方。

驱驰靡惮周原隰,敛散尤高汉寿昌。

属邑近方忧水涝,单车不复待秋凉。

公馀更有惊人句,为解尘怀倥偬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皇帝的忧虑超越历代君王,他全力以赴地施恩南方。
他在艰难的周原和低洼之地奔波,管理得法,超过了汉代的长寿昌盛时期。
他所管辖的地方近来饱受洪水困扰,他不再等待秋天凉爽才出行。
公务之余,他还创作出令人惊叹的诗句,以诗化解忙碌中的忧虑。

注释

皇上:指皇帝。
焦劳:极度忧虑。
冠:超过。
百王:历代君王。
精求:全力以赴。
肤使:施恩。
惠:恩惠。
南方: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驱驰:奔波。
靡惮:无所畏惧。
周原隰:周原和低洼之地。
敛散:管理。
尤高:尤其出色。
汉寿昌:汉代的长寿昌盛时期。
属邑:所管辖的地方。
近方:近来。
忧水涝:担心洪水。
单车:独自一人。
秋凉:秋天凉爽的时候。
公馀:公务之余。
惊人句:令人惊叹的诗句。
解:化解。
尘怀:忙碌的心情。
倥偬:忙碌、紧张。
装: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的春雨带来的喜悦与恩泽。开篇"皇上焦劳冠百王,精求肤使惠南方"表明了皇帝对百姓福祉的关切和对农业丰收的殷切期盼,展现了君主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接着"驱驰靡惮周原隰,敛散尤高汉寿昌"则写出了春雨如期而至,滋润大地,如同古代圣王的德泽普及四方,预示着国泰民安和长久的繁荣。

"属邑近方忧水涝,单车不复待秋凉"中的“属邑”指的是边远的小镇,这里写出了由于春雨的到来,不仅京城附近的地区,连偏远的小镇都摆脱了干旱之苦,无需再等待秋季的降雨。

最后"公馀更有惊人句,为解尘怀倥偬装"则是说诗人对这场春雨的喜悦达到了极点,不仅是物质上的恩赐,更在精神上带来了洗涤和慰藉,令心中的忧虑与尘世的牵绊得以释然。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雨所带来的美好景象和深远影响,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恩泽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君主德政的歌颂。

收录诗词(226)

阳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字:正父
  •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 生卒年:1187-1267

相关古诗词

和陈提举喜雨(其一)

愁叹何繇达灏穹,秋成恐堕渺茫中。

五龙偃蹇藏深庙,六佛慈悲会一宫。

帝敕名山诸洞闭,醮开太乙独函通。

应怜赤子车中鲋,为激西江遍处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陈提举喜雨(其二)

周家重谷业陈王,天亦哀民救此方。

一雨如倾过众望,三登可卜见时昌。

固知福地长无歉,尤喜炎天预借凉。

耆老首为乡曲贺,唾成珠玉巧于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和知宗喜雨(其二)

江海人推百谷王,可无膏泽惠炎方。

五龙行水苏将槁,万顷秧田喜寖昌。

不用饮冰祛内热,急须沽酒做新凉。

却愁好雨催诗句,愧乏良材取次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桃源宰赵存礼韵

三时不害试鸠工,筑凿轮舆职自攻。

利器祇因盘错见,淳风须信古今同。

野桃川谷逢人好,春草池塘待雪融。

洞口果教花似旧,支筇未肯作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