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四)

园中葵,折以摧。雨打壁,风倒篱。黄鸡饿,啄莓苔。

木叶落,空阶堆,烟釜剩粒愁蛜蝛。

家人顾我言,六月避乱昨始归。

门庭复整扫,典琴鬻画供三炊。

归来未十日,尔亦失意都中回。

我行信劳悴,家人共狼戾。狼戾郁伊,顾我而嘻。

不愁无食,不愁无衣,但愁琐尾终流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复杂心情和家庭生活的艰辛。开篇以自然景象起兴,园中的植物被摧折,雨打墙壁,风吹倒篱笆,象征着生活的动荡与困难。接着,诗人通过描写饥饿的黄鸡啄食莓苔、落叶堆积在空阶上、烟灶里剩下几粒米,以及小虫子的生存状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条与贫困。

随后,诗人转而描述家庭的现状:妻子对他的归来表示欢迎,但提到自己在六月时才从避乱的地方返回,家中重新整理打扫,为了生活不得不典当琴和卖画,仅能维持三餐。然而,仅仅过了不到十天,妻子便决定返回京城。这反映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与无奈。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我行信劳悴,家人共狼戾。”他感到自己的奔波劳碌使家人也变得暴躁不安。“狼戾郁伊,顾我而嘻。”家人虽然表面上嬉笑,但内心可能充满了不满和疲惫。“不愁无食,不愁无衣,但愁琐尾终流离。”尽管不担心食物和衣物的短缺,但最让人忧虑的是未来的生活会像琐碎的尾巴一样,最终流离失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五)

东门碌碡,西门櫑木。千夫挽钩,沈船渡头。

军宿无厦,官行无马。风酸雨凄,没胫烂泥。

朝报军船来,暮报夷船来,吏胥络绎奔行台。

行台大官汗如雨,当路来听百姓语。

昔日官如虎,百姓如鼠,今日百姓如狼官如羊。

贫户当役,富户募粮。官不得案,百姓不得床。

此六月间吾邑事,告我闻之心恻怏。

形式: 古风

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六)

夷船伺关不入关,调军如蚁营压山。

炮车列岸旌旗翻,长刀出鞘弓满擐。

似能踊跃堪同患,坐疲奔蹇,倏及秋晚。

军心渐弛,流民渐返。

谓扬天威,已往抚绥,惟赫赫皇命,孰敢抗违。

谓守藩职,已来附依,惟岩岩天堑,孰敢犯窥?

封告天子,天子曰噫。榜告庶民,庶民曰嘻。

于暂亦宜,而久则非。

形式: 古风

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七)

昔我之去,雨雪载路。策蹇而行,谁慰穷遇?

今我之来,烽烟满台。履棘而处,谁慰怆怀?

闭门亦愁,开门亦愁,相色而动,不如屋鸠。

离家亦忧,在家亦忧,脱机而逝,不如海鸥。

今所止栖,知谁之室。呼安吸危,谁料明日?

言具我粮,言谋我资,言橐我衣。

思远徙之,徙将曷依?

形式: 古风

同冯广文登府饮月湖寓楼

携尊听我歌,清泪敝裘多。

去水去帆急,高云高隼过。

天催残日尽,人奈鬓丝何?

未分猿招隐,空山种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