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名为《和戎》。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当时边疆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纳币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献戎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和亲的失败感到绝望,原本期望通过和亲来实现边境的安宁,但现在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连送礼物也是徒劳。
"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
这里形象地描述了战乱带来的灾难,无论是上天还是大地,都被战争的罪恶所污染,一片血腥和混乱。
"反汉须知为鼌错,成秦恐不在于期。"
诗人提醒我们,对抗外敌需要明智的决策,不应重蹈历史覆辙,如同古代的汉朝和秦朝,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问题,那么灾难将无穷尽。
"和戎自有和戎策,却恐诸公未必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和亲政策的担忧,他认为和亲是有其策略和方法的,但他担心那些掌权者可能并不了解这些策略,所以对和平的实现持怀疑态度。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憎恶和对于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安与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