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淮岸浮图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唯放钟声入画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首句"淮岸浮图半倚天",写出了淮河岸边佛塔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展现出寺庙的雄伟壮观。"山僧应已离尘缘"暗示了山中僧人已经超脱世俗,过上了远离尘嚣的生活。
第二句"松关暮锁无人迹"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寂,傍晚时分,松林环绕的关口静悄悄的,不见人烟,只有自然的气息和僧人的存在。"暮锁"二字,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僧人的隐逸生活。
最后一句"唯放钟声入画船"是点睛之笔,僧人敲响的钟声穿透了寂静,悠悠地飘荡在水面,如同画中的音符,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禅意。整首诗以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静谧的欣赏。
不详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
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
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
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雨过回廊,圆荷嫩绿新抽。
越女轻盈,画桡稳泛兰舟。
芳容艳粉,红香透、脉脉娇羞。
菱歌隐隐渐遥,依约回眸。
堤上郎心,波间妆影迟留。
不觉归时,淡天碧衬蟾钩。
风蝉噪晚,馀霞际、几点沙鸥。
渔笛、不道有人,独倚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