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夜坐

三峡至此穷,两壁犹峭立。

估船无时行,妇盎有夜汲。

风生树影动,月碎水流急。

草根缀微露,萤火飞熠熠。

吾行已四旬,才抵楚西邑。

浩歌散郁陶,还舟觉衣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翻译

三峡到这里已经到了尽头,两岸峭壁依然耸立。
船只无法定时通行,妇女们夜晚还得打水。
风吹过,树影摇曳,月光下水流湍急。
草尖上挂着细微的露珠,萤火虫闪烁着光芒。
我已经走了四十天,才到达楚地西部的城镇。
我放声高歌以抒发心中的抑郁,返回船中发现衣服都湿了。

注释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穷:尽头。
峭立:陡峭耸立。
估船:估量船只,指不能正常航行。
妇盎:妇女打水的器具。
夜汲:夜晚打水。
风生:风吹起。
月碎:月光被风吹得破碎。
流急:水流湍急。
缀:挂。
微露:细微的露珠。
熠熠:闪烁的样子。
四旬:四十天。
楚西邑:楚地西部的城镇。
浩歌:大声歌唱。
散郁陶:抒发抑郁的心情。
觉衣湿:感觉到衣服被汗水或泪水打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峡口夜坐》,描绘了他在三峡夜晚的所见所感。诗中,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三峡的险峻与深邃。"三峡至此穷,两壁犹峭立",写出了两岸峭壁直插云霄的景象,暗示了行船的艰难。"估船无时行,妇盎有夜汲",则描绘了船只因地形限制而难以航行,妇女们在夜晚提着水瓮打水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艰辛。

"风生树影动,月碎水流急",通过风摇动树影和月光下湍急的水流,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动态,富有画面感。"草根缀微露,萤火飞熠熠",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萤火虫的闪烁增添了神秘的气氛。

最后两句"吾行已四旬,才抵楚西邑",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目的地的疲惫,以及对行程的感慨。"浩歌散郁陶,还舟觉衣湿",以歌声抒发内心的郁结,同时暗示了夜晚的凉意,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峡之夜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陆游独特的诗歌风格。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幽兴

微官那得系疏慵,幽兴浑如社酒浓。

扫尽尘埃无一点,洗空幻翳有千重。

百年到处俱羁客,万里从来付短筇。

身在有馀真妙语,杯羹何地欠秋菘。

形式: 七言律诗

幽兴

午倦便高枕,朝饥美小飧。

时穿幽圃屐,常掩小庵门。

溪忆鸥盟约,花迷蝶梦魂。

馀生犹几许,万事付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幽居

孤村野径不曾锄,恶草从来一寸无。

每为游鱼疏港渎,更缘啼鸟植楸梧。

闲门犹有僧时到,残产浑无赋未输。

浪走人间真误计,暮年犹足补东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幽居五首(其四)

种菜三四畦,畜豚七八个。

永言给宾祭,且复课慵惰。

霜清黄犊健,土润小雨过。

冬耕不可失,努力勿安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