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楙南挽词

新诗寄我五年前,读向寒窗倍黯然。

自古伊优多得志,如君疏直竟谁怜。

去凶何愧如行父,深诋那知中咸宣。

游世若为能远过,试收清泪问苍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为悼念林楙南所作的挽词。诗中表达了对故友五年前寄来的诗作在寒窗下阅读时的深深感慨。诗人感叹自古以来才情出众的人往往难以得志,像林楙南这样正直疏放之人,却鲜有人理解与同情。他以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行父为例,表达自己虽身处逆境却无愧于心,即使遭受诋毁,也如同行父一样坦荡。最后,诗人质问苍天,如果要在世间继续前行,应如何超越这困境,只能含泪寻求答案。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自己命运的反思。

收录诗词(176)

林季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热次高仲贻韵(其一)

乘时火初流,执热病未脱。

踏冰思少苏,坐甑哀苟活。云意断渰渰,雨声閟??。

安用天官为,不悟秋序夺。

巫尪暴何辜,夸父僵且渴。

熂山将焚烧,翻海欲洒泼。

蛟龙遁寂寞,蝇蚋恣喧聒。

瘴鸢时堕水,涸鱼暂濡沫。

斯焉禾不登,往矣穗奚掇。

众心祷不昧,群望走莫遏。

殷勤闻雷行,闪闪惊电抹。

嘉澍疑盆翻,脱叶逾帚捋。

汲井忆羸瓶,承霤争罗钵。

新凉来不断,浊水去如割。

未论沴气销,陡觉烦襟豁。

遂回望电眼,免蹙忧稼頞。

一饱兹可营,百虑何劳㔇。

明公轸慈仁,此道归包括。

世事有反覆,愁肠屡回斡。

栖栖同里氓,闵闵忧旱魃。

赋诗输悃悰,盈轴办嗟咄。

句圆珠走盘,意定弦在筈。

千仞徒仰高,一苇敢杭阔。

韬疵知含洪,策蹇终臲卼。

形式: 古风

秋热次高仲贻韵(其二)

坐我甑釜中,逾月不得脱。

劳生亦何聊,喘喘觅少活。驾言往空谷,卧听惊濑?。

遭逢褦襶子,此事又中夺。

天公不我怜,定为化邓渴。

一夜翻河汉,散作珠玑泼。

檐垂素练直,柏枕鸣聒聒。

更饶窗户间,萧瑟溅飞沫。

老火谢馀晖,削迹去如掇。

乃知造化心,潜通本无遏。

繁暑移清凉,变化在一抹。

田父有喜言,侬得垄穗捋。

却忆灌溉时,搰搰抱瓮钵。

王者仁如天,寸物恶伤割。

独爱夏日长,器度何不豁。

向隅泣一夫,满堂蹙其頞。

馀凉止殿阁,芜垢直可㔇。

我愿均此施,远迩归囊括。

措意肤寸间,六合可旋斡。

宁容凶逆俦,肆虐为旱魃。

掣电备麾旟,鞭雷供叱咄。

号令挟风行,声飞齐万筈。

腥膻悉荡攘,再见天地阔。

孰与长畏人,朝夕怀臲卼。

形式: 古风

秋热次高仲贻韵(其三)

痴暑如痴人,吝权不肯脱。

凉风戒七月,尚贪朝夕活。云雷动地来,一夜雨声?。

老火无晶光,奔迸气褫夺。

我思疏仲翁,千载犹饥渴。

父子腰金黄,照眼光泼泼。

车马趋其门,市井等欢聒。

从容相与言,身名如聚沫。

功成不还乡,患至将谁掇。

相随出关去,浩然不可遏。

挽饮东都门,颓颜酒微抹。

迎迓走儿童,争取霜髯捋。

歌呼接日夜,弹筑杂击钵。

时时问馀金,趣卖供酾割。

落落丈人行,器度自轩豁。

子孙汝何知,徒蹙求田頞。

迩来宦途险,凭谁为铲㔇。

冥行罥荆棘,进退俱有括。

胡不观四时,寒暑递推斡。

强聒不知几,斥逐齐旱魃。

得失何怪事,书空漫咄咄。

要须慎其初,毋轻弦去筈。

我本一散翁,涉世多迂阔。

何如二大夫,安枕无臲卼。

形式: 古风

送真歇禅师

我与真歇师,同年五十八。

对之意颓然,百事付华发。

买舟系篱傍,一日来告别。

挽之不肯留,径山演法切。

佛法果何如,请师为指诀。

俯首无一言,苦欲相泯灭。

余漫述所闻,此法本无缺。

山河连大地,鸟兽暨鱼鳖。

微至一蠛蠓,中含大千阔。

试即此身求,万象皆森列。

声色臭味等,六根能剖决。

阿谁使之然,未可计巧拙。

盍亦返故乡,子细自披抉。

当有无价珍,终身用不彻。

胡为浪驰走,千里访名刹。

环立广坐下,觑人摇辅颊。

譬如坐海底,巨浸从头没。

反问岸上人,觅水济我渴。

师闻抵掌笑,却道我饶舌。

径山堂未开,居士法先说。

儒生玩韦编,贝叶师所阅。

两家相诟病,久矣互侵伐。

孰如吾二人,一见意轩豁。

纵谈这个事,回出言词末。

古人知造车,不较出门辙。

看谁到长安,宁论胡与粤。

因书问答语,聊以赠真歇。

去去亦何之,千水涵一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