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资福寺同寮友作

行到寺边寺,坐看山外山。

讲堂分户牖,野席对溪湾。

暗水香厨引,高云绝顶还。

茶瓜深话久,欲起更牵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资福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行到寺边寺”,诗人漫步至寺庙,以“边寺”二字,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旅程的悠长与探索的意味。接着“坐看山外山”,诗人静坐寺中,目光越过寺墙,远眺群山,展现了宁静而开阔的视野。

“讲堂分户牖,野席对溪湾。”这两句描绘了寺内的景致,讲堂与户外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户牖(窗户)与野席(自然铺设的坐垫)的对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示了僧侣们在此进行教义探讨的场景。

“暗水香厨引,高云绝顶还。”暗流中的香气引人入胜,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召唤;而高耸的云朵与山顶的回望,则象征着精神的追求与超越。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茶瓜深话久,欲起更牵攀。”在品茗与交谈中度过了长时间,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想要起身离开却又被某种情感所牵绊,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留恋,也是对这次体验深刻印象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在资福寺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4)

吴文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定海八面楼望海

便欲乘潮去,登临小白华。

凭谁辨灰劫,无术算河沙。

开士元居海,仙姑旧姓麻。

蓬莱几清浅,好问蔡经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洛中感秋

红树邙山路,西风飒已惊。

东京有遗事,游客不胜情。

金谷铜驼地,周公召伯城。

二毛动秋兴,三十岂成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荅赠刘载甫比部言别

五月江流涨,家人苦郁蒸。

把君赠佳句,忽似踏层冰。

为别亦常事,忘情终不能。

渐深交态后,知已感偏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新浴夜坐

残暑浑无赖,炎炎赤日悬。

裸宜新浴后,凉爱晚风前。

团扇蒲葵歇,方床莞蒻便。

明河想清浅,乌鹊易教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