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

佐郡愧顽疏,殊方亲里闾。

家贫寒未度,身老岁将除。

过雪山僧至,依阳野客舒。

药陈随远宦,梅发对幽居。

落日栖鸮鸟,行人遗鲤鱼。

高文不可和,空愧学相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在辅佐郡务中深感自己才疏学浅,异乡也尽力亲近邻里。
家中贫困难以度过,年事已高接近人生终点。
路过雪山时遇见了僧人,阳光下野外的客人让我感到舒畅。
药草陈放只为远方的仕途,梅花开放陪伴我这隐居的生活。
夕阳下猫头鹰归巢,行者留下鲤鱼作为赠礼。
高尚的文章无法回应,只能空自愧疚未能像相如那样才华横溢。

注释

佐郡:辅佐郡务。
愧:感到惭愧。
顽疏:才疏学浅。
殊方:异乡。
家贫:家中贫困。
岁将除:接近年终。
过:路过。
阳:阳光。
药陈:药草陈放。
远宦:远方的仕途。
梅发:梅花开放。
幽居:隐居。
栖鸮鸟:猫头鹰归巢。
行人:行者。
高文:高尚的文章。
学相如:像司马相如一样有才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乡愁和对家国的关切,以及他个人的困顿与无奈。

"佐郡愧顽疏,殊方亲里闾。" 开篇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地方官员的自责,觉得自己的才能平庸,不足以报效国家,而远在异乡思念家乡的亲人和门第。

"家贫寒未度,身老岁将除。"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家庭贫困,以及个人的年龄增长与时光流逝,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绪。

"过雪山僧至,依阳野客舒。" 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描写僧侣越过积雪的高山和旅客在温暖的阳光下休息的景象,反映出自己漂泊异乡、无处安身的情怀。

"药陈随远宦,梅发对幽居。" 这两句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陈旧的药材和孤独的梅花,表达了自己长期在外为官,无奈中伴随着岁月流逝。

"落日栖鸮鸟,行人遗鲤鱼。" 这两句描绘出夕阳下的鸟儿栖息于树梢,以及旅途中遗弃的鲤鱼,传达了一种孤寂与无常的意境。

最后两句“高文不可和,空愧学相如。” 表示诗人对自己无法达到古代伟大文学家的高度,以及对自己的学识与才华感到自卑之情。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国家的担忧,也有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一种渴望和自我期许的不足。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见赠

满镜悲华发,空山寄此身。

白云家自有,黄卷业长贫。

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

桃花迷圣代,桂树狎幽人。

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

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题大理黄主簿湖上高斋

闭门湖水畔,自与白鸥亲。

竟日窗中岫,终年林下人。

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

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

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题灵祐上人法华院木兰花

庭种南中树,年华几度新。

已依初地长,独发旧园春。

映日成华盖,摇风散锦茵。

色空荣落处,香醉往来人。

菡萏千灯遍,芳菲一雨均。

高柯傥为楫,渡海有良因。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题独孤使君湖上林亭

出树倚朱阑,吹铙引上官。

老农持锸拜,时稼捲帘看。

水对登龙净,山当建隼寒。

夕阳湖草动,秋色渚田宽。

渤海人无事,荆州客独安。

谢公何足比,来往石门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