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柳花咏

燕泥沾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新晴。

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

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

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

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

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

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

卷春去,剪东风、千缕碎云。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燕子衔泥,带着花香,刚过雨后的新晴,十里长堤弥漫芬芳。
静静的,游丝在花边轻轻摇曳,仿佛在扶持春天的到来。
多情的人特别怜惜漂泊不定,记得曾在章台,挽着那青春的青丝。
最让人喜爱的是,那轻盈的花瓣,随风扑入帘内,又随马蹄起舞。
常常在河桥边,三月的阳光下,如晴雪般纷飞,扰乱了诗人的思绪。
带着雨滴的衣裳,罗衫上点点痕迹,像是离别的印记。
不要再去增添潘郎般的愁绪,怕惊扰了绿窗内的少年,青春正浓。
春天已逝,剪裁东风中的千缕碎云,仿佛在为春日告别。

注释

燕泥:燕子衔泥。
鱼浪:水面泛起的波纹。
芳堤:香气四溢的堤岸。
游丝:春天的蜘蛛丝。
章台:古代长安的街名,此处代指繁华之地。
青青:形容头发乌黑。
扑帘:花瓣飘落的样子。
河桥:河边的桥。
晴雪:形容阳光下的雪花。
潘郎:借指多情的男子。
绿窗:绿色的窗户,代指闺房。
春去:春天离去。
东风:春风。
千缕碎云:形容春天的云彩细碎。

鉴赏

这首《声声慢·柳花咏》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作品,通过对燕子衔泥、鱼儿戏水、花香四溢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新晴景象。"燕泥沾粉,鱼浪吹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而"芳堤十里新晴"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的辽阔与清新。

接下来的"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通过描写柳絮随风飘动,仿佛在扶持着春天的到来,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富有动感的美。词人对柳花的多情和飘泊寄予了深深的情感,回忆起曾在章台与柳花共度的美好时光,感叹其轻盈的姿态。

"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柳花的娇柔与灵动跃然纸上,无论是落在帘幕上还是随风飘过马蹄,都让人喜爱不已。词人将柳花与人的感情交织在一起,赋予了它们生命力。

下片转向对柳花飘落的描绘,"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以“晴雪”比喻柳花纷飞的场景,触动了词人的创作灵感,却也带来一丝愁绪。"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写出了柳花飘落时的凄美,仿佛带着离别的哀伤。

最后,词人担心自己如潘岳般因柳花而添白发,怕惊扰了年轻的闺中人,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卷春去,剪东风、千缕碎云",以东风和碎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消逝,以及词人内心对春光易逝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柳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同时也融入了词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咏物之作。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杏花天

金池琼苑曾经醉。是多少、红情绿意。

东风一枕游仙睡。换却莺花人世。

渐暮色、鹃声四起。正愁满、香沟御水。

一色柳烟三十里。为问春归那里。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其二)赋昭君

汉宫乍出慵梳掠。关月冷、玉沙飞幕。

龙香拨重春葱弱。一曲哀弦谩托。

君恩厚、空怜命薄。青冢远、几番花落。

丹青自是难描摸。不是当时画错。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其一)赋莫愁

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

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

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

愁随两桨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乳燕飞/贺新郎

波影摇涟甃。趁熏风、一舸来时,翠阴清昼。

去郭轩楹才数里,藓磴松关云岫。

快屐齿、筇枝先后。

空半危亭堪聚远,看洞庭、缥缈争奇秀。

人自老,景如旧。来帆去棹还知否。

问古今、几度斜阳,几番回首。

晚色一川谁管领,都付雨荷烟柳。

知我者、燕朋鸥友。

笑拍阑干呼范蠡,甚平吴、却倩垂纶手。

吁万古,付卮酒。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