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赴琼林苑燕饯太尉潞国文公出镇西都

都门秋色满旌旗,祖帐容陪醉御卮。

功业迥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贝州时。

匣中宝剑腾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

昨日更闻褒诏下,别看名姓入烝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京城秋意浓厚,军旗飘扬,我有幸陪侍在皇帝饮酒的行列。
我的功绩远超嘉祐晚期,精神状态如同当年攻克贝州时一样昂扬。
宝剑出鞘,寒光闪烁,犹如海上的仙桃压低了露珠覆盖的枝头。
昨天又接到褒奖的圣旨,我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注释

都门:京城。
祖帐:为送行而设的帷帐。
陪醉御卮:陪侍皇帝饮酒。
迥高:远远超过。
嘉祐末:宋仁宗嘉祐时期的末期。
破贝州:攻克贝州的战事。
匣中宝剑:藏在剑鞘中的宝剑。
腾霜锷:剑刃在霜中闪烁。
海上仙桃:象征长寿的仙桃。
压露枝:压低了被露水打湿的枝头。
褒诏:赞美和封赏的诏书。
烝彝: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器皿,这里指史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郑獬所作,名为《奉诏赴琼林苑燕饯太尉潞国文公出镇西都》。诗中充满了对权贵生活的描绘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自身的豪情与激扬文字。

"都门秋色满旌旗,祖帐容陪醉御卮。"

这两句描写的是帝王或高官在宫廷中的奢华生活。"都门"指的是京城的大门,"秋色"则是季节的背景,给人以萧瑟之感。而"满旌旗"展示了权力的象征,"祖帐容陪醉御卮"则透露出宫廷内部的宴饮享乐。

"功业迥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贝州时。"

这两句表达的是对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事件的赞颂。"功业迥高"形容的是功绩如同高山,而"嘉祐末"则可能指的是北宋时期某个年号的末尾,借以表明时代的变迁。而"精神如破贝州时"则是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追忆和赞美,表达了一种不朽的英勇气概。

"匣中宝剑腾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

这两句则描绘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匣中宝剑"象征着权力与尊贵,而"腾霜锷"则是对这种权力的美化描述。"海上仙桃"和"压露枝"则充满了神话色彩,展现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象。

"昨日更闻褒诏下,别看名姓入烝彝。"

这两句表达的是对朝廷恩赐或官方任命的喜悦与期待。"昨日更闻褒诏下"意味着作者得知了新的命令或任命,而"别看名姓入烝彝"则是对未来可能的荣耀和地位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奢华生活、历史英雄、仙境景象以及朝廷恩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权力与尊贵的向往,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赞美。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林亭

地迥林泉好,乘閒会胜游。

深沉烟色聚,潇洒雨声收。

贫过扬雄宅,狂思范蠡舟。

寄言赏心友,巾褐此经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五)

忆昔承君召,春风候禁门。

曾陪蕊珠殿,独赐紫花墩。

辽水千年隔,钧天一梦存。

龙髯攀不得,无路可酬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四)

五载临朝浅,群生受福多。

徽名方镂玉,顾命忽陈戈。

风露翻金铎,尘埃满画鼍。

从兹天庆节,万寿复谁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三)

欲问俞跗术,秦亡世少传。

玉书才命子,金鼎已成仙。

华渚星犹烂,昭陵柏未圆。

空馀罪己诏,不似禹汤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