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三)

欲问俞跗术,秦亡世少传。

玉书才命子,金鼎已成仙。

华渚星犹烂,昭陵柏未圆。

空馀罪己诏,不似禹汤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想要询问俞跗的医术,秦朝灭亡后这种秘技流传很少。
珍贵的玉书只传给了你,你已经通过修炼进入了仙界。
银河璀璨如华渚星座,昭陵的柏树还未完全长成。
空留下自责的诏书,不像大禹和商汤时期那样国泰民安。

注释

俞跗:古代传说中的神医。
秦亡:指秦朝的灭亡。
玉书:象征着珍贵的医书或秘籍。
金鼎:古代炼丹的器具,这里可能象征修炼成仙。
华渚:古代星宿名,此处比喻银河。
昭陵:指唐朝皇帝的陵墓,此处可能代指唐朝。
罪己诏:帝王反省自己过失的诏书。
禹汤:大禹和商汤,两位著名的贤君。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王圭的作品,名为《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三)》。从这短小的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历史哀婉与对往昔时光的追思。

“欲问俞跗术”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技艺或传统文化的探寻之意,"秦亡世少传"则意味着这些技艺和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稀缺。"玉书才命子"与"金鼎已成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出古代圣哲或贤者的高洁品格,他们如同神话中的仙人般超脱尘世。

"华渚星犹烂"与"昭陵柏未圆"则是诗人借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感慨。华渚之星尚存,昭陵之柏未能长成,这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一种事物的不完整与不圆满。

最后两句"空馀罪己诏,不似禹汤年"则是诗人自省自己的过错,以及对古圣先贤(如大禹治水)的崇敬之情。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自我批评。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以及个人对于自身德行的追求。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二)

一夜催仙仗,悲声到九宸。

玉阶犹报晓,金殿不知春。

碧海无来使,青宫有旧臣。

华封曾未幸,应误祝尧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一)

上主提皇器,真人献赤符。

夜书劳玉几,夕驾促金凫。

洛自三陵咽,嵩犹万岁呼。

谁言虞帝寿,终不返苍梧。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诗一首

种竹五七个,结茅三两间。

稍通溪上路,不碍屋头山。

黄叶水去住,白云风往还。

生涯只此是,道者少机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诗一首

落日映山岊,万峰苍翠深。

风生九秋意,人动五湖心。

溪曲半帆出,天遥孤鹜沉。

白云空满目,无处问归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