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兰焰芳芬彻晓开,珠光新霭映人来。
歌迎甲夜催银管,影动繁星缀玉台。
别有朱门春澹荡,不妨芝火翠崔嵬。
此时月色同沾醉,何处游轮陌上回。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后的第十五天,也称为上元节或元夕)时京城里的热闹景象。开篇“兰焰芳芬彻晓开”写出了花灯在清晨缓缓展开的美丽景致,"珠光新霭映人来"则形象地表达了月色如同珍珠般散发着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
接着,“歌迎甲夜催银管”描绘了人们在元宵之夜举行的欢乐歌舞,"影动繁星缀玉台"则用生动的笔触捕捉到了月影与灯光交织出的梦幻场景,仿佛璀璨如繁星点缀在洁白如玉的舞台上。
第三句“别有朱门春澹荡”转换了视角,描述了一种不一样的春意盎然,"不妨芝火翠崔嵬"则写出了家家户户的炉火和生机勃勃的绿色植被。
最后,“此时月色同沾醉”表达了诗人在这美好夜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共同沉醉于这份美好的情境中;"何处游轮陌上回"则是诗人心中所想,希望能在哪个地方的陌生之地重逢这般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唐代城市居民欢庆传统节日的情趣和生活情调,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追求。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举进士及第。历官邕管副使。去疾所作诗,今存十三首。(见《全唐诗》)
魂梦天南垂,宿昔万里道。
池台花气深,到处生春草。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桃源有僧舍,跬步异人天。
花乱似无主,鹤鸣疑有仙。
轩廊明野色,松桧湿春烟。
定拟辞尘境,依师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