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感怀

豺虎犯天纲,升平无内备。

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

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

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

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

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

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

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

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

空城唯白骨,同往无贱贵。

哀哉岂独今,千载当歔欷。

形式: 古风

翻译

豺狼猛虎侵犯国家法度,太平盛世毫无防备。
阴山的士兵一路南下,侵占了黄河附近的土地。
张侯本性忠诚英勇,有深谋远虑的智慧。
在梁宋之间坚守壁垒,策划着吴楚之地的战事。
整年物资断绝输送,邻国援助也变得不可靠。
使者在他的庭院哭泣,救援的军队最终没有到来。
重重包围虽然可以突破,但边疆的屏障实在难以舍弃。
饥肠辘辘等待着危险的决战,却在途中遭遇失败。
宁愿面对刀剑死去,也不改变坚定的贞志。
老将投降于敌营,唯有书生保持大义。
空城只剩下白骨,无论贫贱富贵都一同消亡。
悲哀啊,这不仅仅发生在当下,千年之后仍应唏嘘不已。

注释

豺虎:比喻凶恶的敌人。
天纲:国家的法度,秩序。
阴山卒:指北方的士兵。
三河:泛指黄河附近的地区。
张侯:指名叫张的人,可能是诗中的人物。
济世:拯救世界,指有治国才能。
远筹:长远的策略。
吴楚:古代两个诸侯国,这里代表江南地区。
携贰:背叛,不忠诚。
使者:朝廷派出的官员。
藩翰:边疆的屏障,比喻重要的地理位置。
饥喉:比喻极度饥饿的状态。
锋刃:刀剑,这里指敌人的攻击。
宿将:久经沙场的老将。
儒生:读书人,学者。
空城:被战争摧毁的城市。
同往:一同死去。
千载:千年的时间。
歔欷:叹息,感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名为《睢阳感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切感怀和个人忠诚品格的展现。

"豺虎犯天纲,升平无内备" 一开头,就以强烈的情感笔触勾勒出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豺虎"比喻那些扰乱朝纲、破坏和平的势力,而"升平"则指的是国家表面上的安宁,但实际上却是内忧外患,防备不足。

接下来的"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 描述了战争的惨烈场景,战火蔓延至遥远的山川与河流之地。作者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 这里提到的“张侯”应当是一位历史上的忠诚将领,他不仅勇猛善战,而且具有深远的智慧,能够在乱世中安邦定国。这种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 这两句则表明诗人对历史地理的了解,以及对于国家安全的深思熟虑。在这里,“梁宋”指的是梁山和宋城之间的险要之地,而“吴楚”则是南方的两个古国,代表着广阔的地域。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强调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

"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孤立无援的局面。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即便是过去盟友也不再能够依靠,诗人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悲观。

接着的"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 描述了一种绝望的情景。使节在家中痛哭,等待援军却是渺茫无期,即便有机会突破包围,但对于那些忠诚守卫边疆的将士来说,他们的职责和荣誉是无法放弃的。

"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 这几句通过对饥饿与死亡的刻画,展现了战士们在生死边缘上的挣扎和坚守。他们宁愿选择死于沙场,也不愿意背弃自己的信念。

"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 这两句则反映了一种对忠诚与节义的高度评价。在乱世中,有些老将军不得已降敌,但有知识分子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不渝。

最后的"空城唯白骨,同往无贱贵。哀哉岂独今,千载当歔欷" 描述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以及对历史循环和人性的深切感慨。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过去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于忠诚、节义和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简恒璨

室虚多凉气,天高属秋时。

空庭夜风雨,草木晓离披。

简书日云旷,文墨谁复持。

聊因遇澄静,一与道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简郡中诸生

守郡卧秋阁,四面尽荒山。

此时听夜雨,孤灯照窗间。

药园日芜没,书帷长自闲。

惟当上客至,论诗一解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

淙流绝壁散,虚烟翠涧深。

丛际松风起,飘来洒尘襟。

窥萝玩猿鸟,解组傲云林。

茶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

旷岁怀兹赏,行春始重寻。

聊将横吹笛,一写山水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蓝岭精舍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

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

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

绿林含萧条,飞阁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清夜还独往。

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

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