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七首(其二十四)

如来三转于大千,赵州半藏亦如然。

其轮本来常清净,一念承当谁后先。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隆所作的《偈二十七首》中的其二十四首。诗中运用了佛教的哲理,以“如来三转”和“赵州半藏”为引子,探讨了佛性与自我认知的关系。

“如来三转于大千”,这里的“如来”指的是佛陀,而“三转”则是指佛陀在说法时,三次转变说法内容,以适应不同听众的理解水平。这象征着佛法的深邃和广泛,能够适应各种层次的听者。同时,“大千”代表了宇宙的广大无边,这里用来形容佛法的博大精深。

“赵州半藏亦如然”,赵州是唐代著名禅师赵州从谂禅师的别号,这里的“半藏”可能是指赵州禅师的禅法,即只透露一半,留下一半给修行者自行领悟。这句话暗示了佛法的微妙之处,需要修行者自己去体悟和实践。

“其轮本来常清净”,这里的“其轮”可以理解为佛法的轮转,即佛法的传承和传播。这句话强调了佛法的本性是清净的,不被外界的尘埃所污染,意味着真正的佛法是纯净、不变的真理。

“一念承当谁后先”,这句话探讨了修行者在实践佛法时的心态。一个念头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因果关系的形成。这里问的是,在这个因果链条中,哪个环节是先发的,哪个是后继的。实际上,这句话是在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修行在于当下的一念之间,不应过分纠结于过去或未来,而是要把握好每一个当下的行动和思想。

整首诗通过这些富有哲理的表述,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佛法的真谛,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达到内心的清净与和谐。

收录诗词(32)

释绍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五)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不留朕迹,腾身北斗。

火里蝍蟟,吞却嘉州大象。益州马腹,不觉膨胀。

灯笼露柱大笑,拾得寒山抚掌。

形式: 偈颂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灵机密运,日月旋流。四象推迁,一阳来复。

化育之本,匝地普天。草木昆虫,悉承恩力。

形式: 偈颂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七)

脱身已晓南柯梦,始觉人间万事空。

吹起还乡无孔笛,夕阳斜照碧云红。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初祖赞

阖国人难挽,西携只履归。

只应熊耳月,千古冷光辉。

形式: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