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丙寅侍伯父赴辰州宿长沙驿今四十七年驿敝重修感旧成诗录呈子中兄并示子开弟

朝宗元以汴为京,闽广江湖此问津。

南渡苦无三宿客,北征时有五溪宾。

壮游我亦深怀旧,传舍人皆劝作新。

契阔谁怜今四纪,欲论前事只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朝廷把汴京作为首都,福建广东和江湖间的人们前来寻求机会。
南渡以来,很少有长期停留的客人,北上的征途时常有来自五溪的宾客来访。
壮志游历的我也深深怀念过去,旅馆的人们都劝我开始新的篇章。
经历了这么久的离散,如今谁还会关心我们的经历?能一起谈论往事的只剩下三人。

注释

朝宗:朝廷。
元以:把...作为。
汴:汴京,北宋都城。
闽广:福建、广东。
江湖:泛指各地。
问津:寻求机会。
南渡:南迁,指宋室南逃。
三宿客:长期停留的客人。
五溪:古代南方地区五个交错的水系,这里泛指南方偏远地区。
宾:宾客。
壮游:壮志的游历。
怀旧:怀念过去。
传舍:旅舍。
作新:开始新的篇章。
契阔:离散,别离。
四纪:四十年,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
三人:少数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绍兴丙寅侍伯父赴辰州宿长沙驿今四十七年驿敝重修感旧成诗录呈子中兄并示子开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诗的首句“朝宗元以汴为京,闽广江湖此问津”回顾了历史,提及北宋时期都城汴京,而诗人自己曾途径福建、广东等地,这些地方在当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接下来,“南渡苦无三宿客,北征时有五溪宾”暗示了南宋南渡后的艰难,诗人感叹在动荡时期难以找到长久的栖身之处,常有来自偏远五溪地区的客人。

“壮游我亦深怀旧,传舍人皆劝作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壮游生涯的怀念,同时也感慨驿站设施的陈旧,人们建议翻新。最后两句“契阔谁怜今四纪,欲论前事只三人”揭示了诗人对四十七年前往事的追忆,感叹岁月如梭,能共同谈论过去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历史变迁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深情缅怀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绍兴庚辰九月二十三日与浙东权帅同年程龙图并试玉堂庚寅岁由少蓬寓直摛文发策试馆职亦九月也有怀泰之辄寄四韵

当年给札踏金銮,重到依然九月寒。

学士策询学士策,秘书官试秘书官。

自怜绿鬓非前度,尚喜青衫总一般。

寄与浙东程阁老,莫矜红旆笑儒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经略待制赵侍郎挽词

仙系根蟠李,王孙种自龙。

暮年都督府,早日大司农。

密印加三品,朝冠挂四松。

清晖遗迹在,山水为谁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罗主簿妻朱氏挽词二首(其二)

素羃帷堂日,青乌甫竁时。

薤凝朝露冷,树动晚风悲。

七十年无憾,平生壶有仪。

孝哉难与谷,犹恸蓼莪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罗主簿妻朱氏挽词二首(其一)

早岁从孙宝,中年训孟轲。

节高资内助,机断激儒歌。

枳棘鸾先逝,云霄鹤正摩。

即看膺命服,何遽掩卷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