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

寒更客起卷花毡,又勒青骢过玉田。

一匊归心千涧外,十分秋思两峰前。

蓝关月冷猿啼木,秦岭风高雁贴天。

北望茂陵应咫尺,髑髅沙白草芊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寒冷的夜晚,旅人醒来卷起毛毯,策马越过玉石般的田园。
满心归意如千条溪流之外,深深的秋思萦绕在双峰之前。
蓝关月色凄清,猿猴哀鸣于林间,秦岭上大风猎猎,大雁贴近天空飞翔。
遥望北方,茂陵近在眼前,只可惜只剩白骨,荒草丛生。

注释

寒更:寒冷的夜晚。
客:旅人。
花毡:毛毯。
勒:策马。
玉田:玉石般的田园。
一匊:满心。
归心:归乡之心。
千涧外:千条溪流之外。
十分秋思:深深的秋思。
蓝关:蓝关(地名)。
月冷:月色凄清。
猿啼:猿猴哀鸣。
木:树林。
秦岭:秦岭山脉。
风高:大风。
雁贴天:大雁贴近天空。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咫尺:近在眼前。
髑髅:白骨。
沙白:沙地白茫茫。
草芊芊:荒草丛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的景象和心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怀旧之情。

“寒更客起卷花毡,又勒青骢过玉田。” 这两句诗设置了秋天的氛围,旅人在寒冷中醒来,将毯子卷起,再次策马穿越那片美丽如玉的田野。这里的“花毡”和“玉田”都给人以温暖而又清新的感觉,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一匊归心千涧外,十分秋思两峰前。”诗人手持一把干粮(“一匊”),心中却充满了归乡的渴望,那份秋思如溪流一般在心头泛起。这里的“千涧外”和“两峰前”都是对远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情。

“蓝关月冷猿啼木,秦岭风高雁贴天。”这两句通过蓝关月下的清冷和猿啼声,秦岭风中的高亢和大雁贴近天际的景象,更强化了秋天的萧瑟感,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北望茂陵应咫尺,髑髅沙白草芊芊。”最后两句,诗人面向北方遥望着茂陵,那里埋葬着古代帝王,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流逝让人唏嘘。"髑髅"一词用得甚是精彩,它既指枯骨,也可喻指历史的遗迹。而“沙白草芊芊”则描绘了一片荒凉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过去与现在交织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游子怀乡、历史沧桑的情怀,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方塘赵待制见赠

久谓儒冠误,穷愁方弃书。

十年心不展,万里意何如。

司马归无屋,冯驩出有车。

吾曹犹未化,烂醉且穹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锦江蜀先主庙

国破人何在,宫名喜尚存。

虽云蜀先主,犹是汉诸孙。

吴魏不相下,关张岂少恩。

崩年在三峡,遗恨满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歌风台

百尺荒台禾黍悲,沈思往事似轮飞。

洛中车驾秦皇去,沛上风云汉帝归。

鹰入塞榆冲雁阵,鹘穿城树破鸦围。

东徐多少英雄恨,留与行人歌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歌妓许冬冬携酒郊外小集

益州歌妓许冬冬,客里相逢似燕鸿。

醉拥蜀琴抽白雪,舞回班扇割西风。

山炰野馔荒山里,浪蕊浮花古寺中。

偶尔留连借馀景,出门一笑夕阳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