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温厚同光献,刚廉法宝慈。
拥扶乐推圣,照彻托公欺。
南纪归忠魄,东朝足素规。
仁明存旧幄,常似补天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米芾为皇太后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温厚”、“刚廉”、“乐推圣”等词语,赞美了皇太后的品德与功绩。诗人以“光献”、“法宝”、“慈”来形容皇太后的美德,同时指出她对国家的贡献如同“乐推圣”,即推动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在描述皇太后的逝世时,使用“南纪归忠魄”表达哀悼之情,意指她的忠诚灵魂回归南方。接着,“东朝足素规”则表明她在东宫的治理中留下了足够的规矩和典范。最后,“仁明存旧幄,常似补天时”表达了对皇太后仁慈明智的赞誉,以及她如同在修补天空般地维护着国家的稳定与和谐。整首诗深情而庄重,展现了对皇太后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龟峰高耸接云楼,撞月钟声吼铁牛。
一百八声俱听彻,夜行犹自不知休。
塔边云影任高低,閒逐清风自在飞。
四海望遥人久渴,不成霖雨又空归。
西山月落楚天低,不放红尘点翠微。
鹤唳一声松露滴,水晶寒湿道人衣。
铁笛谁吹一曲哀,清风约我上层台。
悠扬正到堪听处,怕惹閒愁却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