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醉花阴·秋雨书问》由张慎仪所作,描绘了秋雨连绵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秋雨凄凄天欲暮",开篇即以秋雨的冷落和天色的昏暗烘托出词人的内心愁绪。"一滴一声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愁苦,每一滴雨声都仿佛敲打在心上,倍增愁绪。
"挨坐到灯昏",通过描绘词人独自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显示出他的孤独与无聊。"人已无憀,况近芭蕉住",芭蕉常常象征离别和孤独,此处更增添了词人内心的落寞。词人感叹,连芭蕉都在加重他的愁苦。
接下来,"惨白芙蓉开几树",芙蓉花开得惨淡,暗示了词人心境的凄凉。"不是遣愁处",他意识到这并不是能排解愁绪的地方。最后,词人感慨万分:"愁是并秋来,秋老将归,怎不和秋去。"他将自己的愁绪比作秋天,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增加,又随着秋天的离去而无法消减,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的孤独愁苦,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