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古(其一)

黍大青混沌,此即万化鞘。

盘古不得窥,凿之忽七窍。

太朴既脱手,银蝠乃夜啸。

乾坤两饼分,日月双丸跳。

九鸦方爇天,致渠共工斗。

额血不周山,山裂天西漏。

娲皇炼彩石,一发大庭笑。

宓牺方蛇蟠,商契亦燕鷇。

形式: 古风

翻译

黍米般的大青色混沌,这是万物变化的包裹。
盘古无法窥探其中,于是他开凿出七个孔窍。
原始的混沌脱离了双手,银色蝙蝠开始在夜晚鸣叫。
天地被分为两块饼状,太阳和月亮像两个圆球跳跃。
九只乌鸦点燃了天空,引发共工与天神的争斗。
共工额头的鲜血染红了不周山,山体断裂,天空向西漏出缝隙。
女娲炼制五彩石,笑声震动了大庭广众。
伏羲正在蛇形盘绕,商契还是燕雀雏鸟。

注释

黍大:形容混沌状态。
混沌:宇宙初开时的模糊不清状态。
盘古:中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人物。
七窍:人的七种感官开口。
太朴:指原始状态。
银蝠:象征黑夜或神秘力量。
乾坤:天地。
九鸦:古代神话中的神鸟。
共工:神话中与天神争斗的水神。
额血:共工怒触不周山后流出的血。
娲皇:女娲,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大庭:古代宫殿,此处指公众场合。
宓牺:伏羲,古代华夏族的始祖。
蛇蟠:伏羲以蛇为图腾,盘绕象征智慧。
商契:商朝的祖先,传说中为燕雀所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述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哲理,通过对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的描绘,展现了宇宙的混沌与万物的生成。

"黍大青混沌,此即万化鞘。" 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宇宙初开时的景象,黍大指的是原始的状态,青混沌则是形容无边无际的混沌之境,这个时候万物还未分化,只能说是一个巨大的孕育着一切生命的鞘。

"盘古不得窥,凿之忽七窍。" 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他用斧头凿开了混沌之中,使得宇宙有了光明。这两句诗通过盘古凿开混沌的故事,强调了创世者的伟大作用。

接下来的"太朴既脱手,银蝠乃夜啸。乾坤两饼分,日月双丸跳。" 描述的是天地初开后,宇宙间的物质开始分化和运动,形成了天地日月等宏观景象。

"九鸦方爇天,致渠共工斗。额血不周山,山裂天西漏。" 这些句子则是通过神话中九头鸟(九鸦)的形象,以及共工与颛顼的战斗,来描绘远古时代的混战和宇宙秩序的建立。

最后,"娲皇炼彩石,一发大庭笑。宓牺方蛇蟠,商契亦燕鷇。" 这两句诗似乎是对远古女神娲皇进行颂扬,她能够炼制五色之石,显示出她的神通广大,而后面一句则可能是在描绘某种仪式或祭祀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远古时代宇宙生成、神话故事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再创造。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陌上桑

春深陌上桑,群蚕赖以食。

鞠蚕妾之事,采桑妾之职。

桑老蚕茧成,幸而筥筐实。

缲之复纺之,妾复躬纴维。

织成一端练,于以蔽袒裼。

使君一问桑,下车辄思惑。

妾固愿相从,妾夫不足惜。

安得以妇人,而灭使君德。

使君勿内热,妾心坚如石。

形式: 乐府曲辞

将进酒

秋山苍苍秋云黄,鸦浴咸池忽扶桑。

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万六千场。

嗟君千丈擎天手,而有万卷悬河口。

乱花飞絮心扰扰,不如中山千日酒。

黄凿落,赤叵罗。

姑射真人注宝雪,广寒仙子行金波。

玉蛆初泛松花露,琼螺再荐椒花雨。

米大功名何足数,鸿毛利害奚自苦。

醉则已,睡则休。水浩浩,天悠悠。

君知否,昔在甲辰尧嗣位,迄今嘉定之辛巳。

其中三千六百年,几度寒枫逐逝川。

形式: 乐府曲辞

春日词

春日何迟迟,东风吹紫微。

子规愁句句,杨柳恨丝丝。

上帝无消息,仙飙杳去期。

水长更天远,跬步成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秋思

苍崖高处云濛濛,云气深中有碧鸿。

万里青霄飞径度,依然又掠西风去。

此时桂花开未开,故人不来鸿雁来。

一瞬四方无觅处,不堪回首潇湘路。

我方拄颊吟夕烟,徘徊欲赋空茫然。

故人有酒坐秋夕,似我两地遐相忆。

一写此诗聊问秋,江枫岸柳替人愁。

纵然对面亦如梦,幽情付在玉三弄。

玉笛凄凉远不闻,不念山中有白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