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门歌

猫竹为墙杉作城,白日赤丸盗公行。

官军防禦无计策,逐户排问乎土兵。

卫尉呵持急如虎,老弱十家充一伍。

本是市上佣工儿,身无尺籍在官府。

东家黄金高于天,食指盈千皆少年。

朝朝门前科子母,何曾饶得半文钱。

富见积财贫儿守,父老吞声叹未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巷门歌》描绘了明朝社会中贫富悬殊、官民对立的现实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开篇“猫竹为墙杉作城”,以“猫竹”和“杉木”象征着贫民区的简陋与脆弱,如同被猫竹围成的小城,而“白日赤丸盗公行”则揭示了强盗公然在白天活动的混乱状态,暗喻了法律与秩序的缺失。接着,“官军防禦无计策,逐户排问乎土兵”描述了官府面对盗贼猖獗时束手无策,只能向普通士兵询问情况的尴尬局面,进一步凸显了社会治安的恶化。

“卫尉呵持急如虎,老弱十家充一伍”描绘了官府紧急调兵遣将的情景,但即使是老弱之躯也被迫组成战斗队伍,体现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接下来,“本是市上佣工儿,身无尺籍在官府”揭示了这些士兵原本只是市井中的劳工,却因社会动荡被迫成为军队的一部分,反映了社会阶层流动的局限性。

“东家黄金高于天,食指盈千皆少年”与“富见积财贫儿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描述了富人财富堆积如山,后者则指出贫者为了生存不得不坚守贫困。最后,“父老吞声叹未有”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叹息,以及对未来改善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揭示了明代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尤其是贫富差距、官民对立、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春晓曲

兰灯蕊绽白光残,隔花呼起夜歌鸾。

琵琶转捩娇无力,博山欲炷龙脑寒。

眉稍散黛重重拨,额角轻黄正正安。

侍儿不语流莺语,海棠沉睡赤栏干。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述内

世人共道乌纱好,君独垂头思丰草。

不能荣华岂大人,长伏蓬蒿终凡鸟。

富贵欲来官已休,儿女成行田又少。

盈箧算无千个铜,编衣那得一寸缟。

陶潜未了乞儿缘,庞公不是治家宝。

玉白冰清欲何为,不记牛衣对泣时。

形式: 古风

答内

少年读书求富贵,白手青云能自致。

屈首空云事已成,到头转觉官无味。

一尺刚肠五尺身,我非儿女宁拜人。

莱子有妻终是隐,原宪无病莫忧贫。

我腕如绵面似纸,未得一钱先羞死。

书生无才不解贪,不是将身比秋水。

形式: 古风

湖上

流莺舌倦语初歇,画峦微点梨花雪。

茶叶白抽四五旗,竹孙班裹两三节。

芳草如绵陷归辙,花气薰人醒不得。

落红雨过更愁人,六桥十里猩猩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