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泽渡河

大河走中原,神物难名状。

混混自古今,朝宗只东放。

烈风况不休,日夜波荡漾。

泾渭畴能分,砥柱翻激壮。

并吞众流尽,势若争伯王。

有时失堤防,涯涘安可量。

荥泽行问津,张帆日初上。

俄惊山半摧,仍喜沙平涨。

忆昨渡九江,奔澜未应让。

候人鼓角喧,北首瞻太行。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在中原大地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诗人以“大河走中原”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黄河的气势磅礴。接着,“神物难名状”一句,既赞美了黄河的神秘与伟大,也暗示了其难以言喻的魅力。

“混混自古今,朝宗只东放。”描述了黄河从古至今,始终向东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延续。紧接着,“烈风况不休,日夜波荡漾。”通过描写狂风不息、波涛汹涌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黄河的雄伟与力量。

“泾渭畴能分,砥柱翻激壮。”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黄河中的泾水和渭水比作两条小溪,而砥柱则象征着黄河中的一个险滩,形象地表现了黄河中水流的复杂与湍急。同时,“并吞众流尽,势若争伯王。”则表达了黄河兼收并蓄、势不可挡的气势,仿佛在争夺王者的地位。

“有时失堤防,涯涘安可量。”这两句描绘了黄河偶尔会冲破堤坝,其威力之大,难以估量。接下来,“荥泽行问津,张帆日初上。”转而描述了诗人渡过荥泽时的情景,使用“张帆日初上”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渡河时的紧张与期待。

“俄惊山半摧,仍喜沙平涨。”诗人突然间看到山的一半似乎崩塌,但随即又欣喜于沙洲的涨起,这种情绪的转折,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欣赏。

最后,“忆昨渡九江,奔澜未应让。”诗人回忆起之前渡过九江的情景,虽然那里的波澜也不逊色,但仍然无法与眼前的黄河相比。“候人鼓角喧,北首瞻太行。”则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山脉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河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38)

戴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旱雩祷仲月五日云雷垂垂微雨即霁有感二十韵

秋旱走群望,炎蒸逼周庐。

万心郁胥焚,伐鼓纷朝雩。

中宵云物改,轻雷殷城隅。

晨风碧海立,簸荡腾天吴。

商声入庭树,朔气传郊墟。

垂垂玄阴合,洒洒鸣槛疏。

新凉稍快意,一雨甘所须。

狼籍见黍秫,欢呼剧童愚。

终然涸沟浍,忽已明桑榆。

遂令黄道间,骄行三足乌。

祝融侵轶后,风伯刑诛逋。

卤汐变清泚,分流决污渠。

农事竞涓滴,神功谅荒芜。

直恐藿食病,岂得糟床濡。

明明精诚聚,上帝仍高居。

四时孰回斡,九关多睢盱。

感叹激衷懦,即事思良图。

行水有蓄泄,作俑将罪湖。

堤防哲人计,馀润还膏腴。

吾歌自永夕,执热谁能除。

形式: 古风

道中漫述二首(其一)

夙志本怡旷,浮踪困羁拘。

首春睹象魏,末岁从简书。

仆夫起严驾,相顾何踌躇。

投荒信万里,行当向炎墟。

风襜中夜息,霜郭凌晨趋。

役役未能已,缁尘盈素裾。

形式: 古风

道中漫述二首(其二)

久客困弹铗,长安常曳裾。

平明跨羸马,欲出焉所如。

裘葛各已敝,日月还居诸。

一朝蒙远徙,飘泊万里馀。

持宪非言薄,奉诏恩犹殊。

但自愧虚谬,何能靖边隅。

鲁姝亦有念,杞人固应愚。

抗手谢亲友,孤心终不渝。

形式: 古风

东阿汶上屡值大风效昌黎聊讼风伯

薰风动地歊暑浮,小窗入夜声飕飕。

黄石祠前谷城下,扬沙搅树何时休。

我行徐郊及齐鲁,平原莽莽无来牟。

仆夫相顾色憔悴,为言不雨生烦忧。

玄冬涉今夏且半,杲杲日御挟赤虬。

粟田豆陇尽芜没,乾死安得翻锄耰。

况乃频年旱驱虐,辛苦逋欠多疮疣。

使君请视野如赭,逃屋十九颓道周。

我闻停车重感叹,端思此咎将谁尤。

昨夜滕阳望邹峄,巃嵷腾晓云油油。

褰帷深拟待飘洒,要令清泚瀰芳洲。

俄惊旭高雨不作,号噫万窍群阴收。

云蒸雾溽忍吹薄,嗟尔风伯良汝由。

皇天分时授百职,长养庶物功均侔。

五风十雨兆丰稔,霈以德泽奚其优。

汝独凭陵煽朱焰,屯膏纵魃为民仇。

云辎潜厓靡触石,雷电熻赫更拘囚。

南箕簸扬实汝好,暵燥下土成焦丘。

天高任汝持号令,致兹恒亢非嘉谋。

古来汶泗通地脉,飞泉汇济驰波流。

却闻泌沸缩沙砾,漕渠那复移樯舟。

吕梁之水县百仞,石出齿齿同潢沟。

县官发民塞涡口,道河开凿连数州。

水衡大僚困筹策,神都转运需千艘。

汝犹鸣条愈震掉,排阊请帝应度刘。

何如少辑酝甘澍,坐消灾沴还欢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