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窗风雨图

疏窗久零落,乱帙自纵横。

方与圣贤对,那堪风雨鸣。

乾坤含暝色,林壑度秋声。

想子心如石,看书夜到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风雨中破窗下的静谧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脱。

首联“疏窗久零落,乱帙自纵横”描绘了破窗和杂乱书卷的景象,破窗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衰败,而乱放的书籍则象征着知识的丰富与个人的追求。这两句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既荒凉又充满知识氛围的环境。

颔联“方与圣贤对,那堪风雨鸣”转而表达诗人与圣贤对话的心境,尽管外界风雨交加,但内心却能与古代圣贤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显示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知识的渴望。这里将自然界的风雨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颈联“乾坤含暝色,林壑度秋声”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凄清与时间的流逝。乾坤,即天地,此处指整个宇宙,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含暝色”意味着夜幕降临,万物归于沉寂,而“林壑度秋声”则描绘了秋天的落叶声在山谷间回荡,渲染了一种深秋的寂静与萧瑟。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尾联“想子心如石,看书夜到明”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直接描写。这里的“子”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心中的某个理想或目标。“心如石”形容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即使面对外界的风雨,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而“看书夜到明”则体现了诗人勤奋好学、废寝忘食的精神,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破窗风雨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知识的渴求和内心的宁静,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坚持。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8)

徐一夔(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徐良夫遂幽轩

临风一读遂幽篇,邓尉穹窿在眼前。

愧我未安三亩宅,思君欲问五湖船。

春明载酒穿花坞,日暮扶藜看稻田。

多少长安轩冕贵,枉劳魂梦到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访玘法师宿夕佳楼诗

寓县俄多难,湖山亦被兵。

名蓝俱泯灭,别搆独峥嵘。

翰墨看前辈,登临愧后生。

严城围列嶂,半鉴出澄泓。

直筱侵檐上,纤萝附牖萦。

倚阑云鸟度,极目镜天平。

日夕景逾好,秋高思转清。

残阳树间没,薄霭水边横。

紫翠霏微合,丹铅点染成。

茅津有渔唱,麦岭少人行。

暝色松间动,寒飙竹屿鸣。

疏钟度馀响,远火露青荧。

仙梵微微出,炉烟袅袅轻。

山盘堆露实,石鼎泛云英。

洗濯尘凡近,归依誓愿精。

行当陪竺士,听法破无明。

形式: 排律

寄题陈彦兼春草堂

青青草色映帘帷,寿母朝朝玩绿滋。

有句不缘春梦得,旁人错道谢家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柯博士竹

奎章阁下文明日,遍写琅玕寄远游。

疏雨夜啼湘女泪,飞鸾朝下羽人丘。

月移帘影金闺梦,风度箫声玉宇秋。

几见画图怜往事,碧云零乱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