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江镇

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夜乌喧粉堞,宿雁下芦洲。

海雾笼边徼,江风绕戍楼。

转蓬惊别渚,徙橘怆离忧。

魂飞灞陵岸,泪尽洞庭流。

振影希鸿陆,逃名谢蚁丘。

还嗟帝乡远,空望白云浮。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四季更迭变换着阴晴的法则,三只翅膀的鸟儿在阳光中翱翔。
荷花的香气消散在傍晚的夏日,菊花的气息预示着新秋的到来。
夜晚的乌鸦在城墙边喧闹,过夜的大雁降落在芦苇丛中。
海边的雾气笼罩着边疆,江风吹拂着戍楼的四周。
漂泊的蓬草在别离的水边感到惊心,迁移的橘树让人感叹离愁。
灵魂飞向灞陵的岸边,泪水在洞庭湖中流尽。
身影试图追随大雁飞翔,逃避名声就像避开蚂蚁丘一样。
不禁叹息京都遥远,只能空望着白云飘荡。

注释

四运:四季更替。
阴律:阴晴法则。
三翼:三只翅膀的鸟。
阳侯:阳光中的鸟。
荷香:荷花香气。
销:消散。
晚夏:傍晚夏日。
夜乌:夜晚的乌鸦。
粉堞:城墙。
芦洲:芦苇丛。
海雾:海边雾气。
边徼:边疆。
江风:江风。
转蓬:漂泊的蓬草。
别渚:别离的水边。
徙橘:迁移的橘树。
魂飞:灵魂飞翔。
泪尽:泪水流尽。
洞庭流:洞庭湖中流淌。
振影:身影追随。
希鸿陆:追随大雁。
逃名:逃避名声。
帝乡:京都。
空望:空望。
白云浮:白云飘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泊江边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了一种秋天的氛围,四时更迭、阴阳交替,以及三翼大鸟飞翔的情景,使人感受到季节变换和生命的轮回。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这里通过荷花的香气已经消散和菊花刚刚开放的意象,传达了时光易逝和秋意渐浓的感觉。

"夜乌喧粉堞,宿雁下芦洲。" 夜晚的乌鸦在高墙上聒噪叫唤,而大雁则栖息于芦苇丛生的江岸,展示了秋夜的宁静与孤寂。

"海雾笼边徼,江风绕戍楼。" 海上的雾气弥漫至边疆,江风围绕着城楼,这两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宏大和诗人的孤独感受。

"转蓬惊别渚,徙橘怆离忧。" 这里写道水中的蓬草被波浪冲击而动摇,而移植的橘树也带着离别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宁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魂飞灞陵岸,泪尽洞庭流。" 诗人在灞陵的江岸上,心灵仿佛随风飘散,眼泪也因思念而耗尽,这是对家乡和亲人深情厚谊的表达。

"振影希鸿陆,逃名谢蚁丘。" 这两句则写诗人希望摆脱世俗的纷扰,就像古代隐逸者一样,不求闻名于世,只愿隐居山林。

"还嗟帝乡远,空望白云浮。" 最后,诗人感叹家乡遥远,又只能空自仰望天上的白云,这是对故土的无尽眷恋和渺小的自我位置的体认。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世界。

收录诗词(129)

骆宾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 生卒年:约619—约687年

相关古诗词

晚泊河曲

三秋倦行役,千里泛归潮。

通波竹箭水,轻舸木兰桡。

金堤连曲岸,贝阙影浮桥。

水净千年近,星飞五老遥。

叠花开宿浪,浮叶下凉飙。

浦荷疏晚菂,津柳渍寒条。

恓惶劳梗泛,悽断倦蓬飘。

仙槎不可托,河上独长谣。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晚渡黄河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

棹唱临风断,樵讴入听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

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晚憩田家

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

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

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

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

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

龙章徒表越,闽俗本殊华。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

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