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竹林寺中隐士月川上人的追忆,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高衲曾闻隐竹林”,以“高衲”点出月川上人的身份,暗示其修行的高洁与深邃,同时“曾闻隐竹林”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位隐士的了解与敬仰。接下来,“应怜空翠似禅心”,将竹林的空灵翠绿与禅者的内心世界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自然与心灵的契合,禅意悠然。
“一从寂后荒凉甚”一句,通过“寂后”的时间概念,强调了月川上人离开后的寂静与荒凉,暗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怀念。最后,“明月川前自古今”,以“明月”为背景,展现了一种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象,与上文的“寂后荒凉”形成对比,既是对月川上人精神世界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寺及其中隐士的回忆,展现了自然与禅宗思想的融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永恒真理的追求,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