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寺忆月川上人

高衲曾闻隐竹林,应怜空翠似禅心。

一从寂后荒凉甚,明月川前自古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竹林寺中隐士月川上人的追忆,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高衲曾闻隐竹林”,以“高衲”点出月川上人的身份,暗示其修行的高洁与深邃,同时“曾闻隐竹林”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位隐士的了解与敬仰。接下来,“应怜空翠似禅心”,将竹林的空灵翠绿与禅者的内心世界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自然与心灵的契合,禅意悠然。

“一从寂后荒凉甚”一句,通过“寂后”的时间概念,强调了月川上人离开后的寂静与荒凉,暗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怀念。最后,“明月川前自古今”,以“明月”为背景,展现了一种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象,与上文的“寂后荒凉”形成对比,既是对月川上人精神世界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寺及其中隐士的回忆,展现了自然与禅宗思想的融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永恒真理的追求,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32)

孙传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广宗寺

灵鹫峰南半麓高,护持曾此荷宸褒。

残碑漫讶沈苔藓,功德元逾铜瓦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圆照寺

圆照旌幢望欲遮,我来空自问袈裟。

㫋■寂寞香花冷,几杵疏钟撞晚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罗㬋寺

一路寻僧苦寂寥,罗㬋寺里漫相招。

番僧貌古言难晓,一语都无意较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闰中秋夜田御宿大参邀饮映碧园樊淑鲁民部以微恙未与书二绝见示依韵答之

银汉重看拂素盘,依然清影绕阑干。

如何不共春风坐,露冷风凄觉夜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