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峰翠罨林苍,依岩搆草堂。
试问研精者,先生可姓匡。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隐士生活画卷。首句“峰翠罨林苍”,以浓墨重彩勾勒出山峦青翠欲滴,层林叠嶂的壮丽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神秘的自然世界之中。次句“依岩搆草堂”,则细腻地描绘了隐士在山岩之侧搭建草屋的情景,简朴而充满野趣,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接着,“试问研精者,先生可姓匡。”这一句巧妙地引出了对隐士身份的猜测和赞美,暗示这位隐居山林的读书人,不仅精通学问,还拥有匡时济世的远大抱负。这里的“匡”字,既指姓氏,也暗含了匡正时弊、拯救天下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隐士深邃智慧和高尚人格的高度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
不详
暑雨民怨咨,今年暑雨无。
亦不虑炎暵,甘泽时沾濡。
高黍及下稻,苗硕知农夫。
昨朝腻云合,细霖达日晡。
入夜霏虽歇,霮䨴仍密铺。
情知未妨稼,其奈念踌躇。
已佳益患失,同然而况余。
金风西北来,片片天衣徂。
飒凉生殿阁,蝉声在高梧。
心为较农喜,情因即景摅。
敬勤无始终,宁可欺民愚。
雨后明湖生嫩凉,寿峰翠濯水中央。
已欣蓼穗深添色,却惜荷花暗减香。
烟光离合柳千株,掩映溪堂别一区。
屈指昨来曾几日,绿舟言泛是秋湖。
露下波澄又一时,蝉声流出最高枝。
无将惬意清秋景,遮莫仍怀宋玉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