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戊寅寒食日作

灵鹊枝头久不闻。闷来无意近芳樽。

纱窗几点清明雨,一院青苔自掩门。

银叶冷,画瓷温。禁烟时候易黄昏。

墙东三度如钩月,断送梨花又一春。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寂寥的画面。首句“灵鹊枝头久不闻”,以灵鹊无声反衬环境的静寂,可能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或期待未至。接下来,“闷来无意近芳樽”表达了诗人情绪低落,无心饮酒解愁。

“纱窗几点清明雨,一院青苔自掩门”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纷飞,打在纱窗上,院中青苔蔓延,门户半掩,透露出一种无人问津的落寞气氛。这里,雨和青苔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

“银叶冷,画瓷温”通过对比冷硬的银叶与温暖的画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温暖的渴望。接下来,“禁烟时候易黄昏”点明时间已近傍晚,禁烟的习俗更增添了节日的寂寥感。

最后两句“墙东三度如钩月,断送梨花又一春”以月如弯钩,梨花凋零,形象地展示了时光荏苒,春去秋来,暗示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的个人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萼红.东邻桃花一树横枝侧出,映入小窗,红萼窥人,嫣然欲笑。爱玩既久,倚此赋之

粉墙遮,有绯桃似火,隔屋绽新花。

秀靥低窥,轻脂淡拂,晓妆初试铅华。

忆前度、清明相见,是小帘、朱户那人家。

一信东风,几回寒食,如许夭斜。

宋玉而今渐老,赋东邻颜色,才思都差。

斗草阑干,弄花襟袖,年年轻负流霞。

蓦一片、芳阴送雨,怕玉沟、流水到天涯。

还倩夕阳片影,写上窗纱。

形式:

大酺.夏夜雨中读竹山虞美人词,悢然有身世之感,赋此寄一二故人

正晚寒轻,单衣润,幽幌初添明烛。

潇潇帘外雨,甚繁红都洗,未收梅溽。

水驿烟昏,僧廊月暗,愁诵虞兮遗曲。

当年歌楼上,但凉欹笛簟,暖围箫局。

又谁道而今,冷云哀雁,鬓痕凋绿。幽怀还暗触。

叹中岁、吾亦伤哀乐。

是几度、山屏寻梦,水舫携歌,蓦回头、水重山复。

未便朱颜换,先换却、昔时心目。况萧瑟、窗前竹。

垂泪都尽,犹自风敲鸣玉。怎堪伴人幽独。

形式:

齐天乐.己卯春初寄子珍都门

雕轮试碾瀛洲路,萋萋又生芳草。

锦树垂灯,冰河试艇,约略春回琼岛。花砖步早。

看袖拂宫黄,御烟微袅。

苑柳依依,认人犹是旧时貌。

离人江上望极,倩青禽寄与,芳绪多少。

解玉烟皋,传梅水驿,别是新来怀抱。风情渐老。

自小别吴江,便疏歌笑。回首瑶京,碧天云缥缈。

形式:

春云怨.今岁海棠作花甚繁,已破萼矣,忽雨雪累日,恐遂伤损,倚此慰之

湘屏几叠,罨晚云如梦,春阴如墨。

昨夜绿章初下,点点紫绵和露坼。

可奈东风,吹花调粉,化作东栏数枝雪。

香靥销红,仙肌凝素,掩映绣帘隙。

猩英占断芳菲色。纵飞琼相妒,依然倾国。

莫忆红罗小亭侧。聘与梅花,玉冷天寒,怎生禁得。

且傍珍丛,故烧银烛,看取晚妆明婳。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