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夏夜雨中读竹山虞美人词,悢然有身世之感,赋此寄一二故人

正晚寒轻,单衣润,幽幌初添明烛。

潇潇帘外雨,甚繁红都洗,未收梅溽。

水驿烟昏,僧廊月暗,愁诵虞兮遗曲。

当年歌楼上,但凉欹笛簟,暖围箫局。

又谁道而今,冷云哀雁,鬓痕凋绿。幽怀还暗触。

叹中岁、吾亦伤哀乐。

是几度、山屏寻梦,水舫携歌,蓦回头、水重山复。

未便朱颜换,先换却、昔时心目。况萧瑟、窗前竹。

垂泪都尽,犹自风敲鸣玉。怎堪伴人幽独。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雨后的清凉景象,诗人身着单衣,感受到微寒,室内点起明烛,窗外潇潇细雨洗涤了繁华,只有梅花的香气残留。他身处水边驿站或僧舍,月色朦胧,心中充满愁绪,吟咏着虞姬的遗曲,回忆起往昔在歌楼上的欢乐时光,笛声与箫音交织。

诗人感叹如今的凄凉,冷云哀雁,青春不再,绿鬓已斑白。他的内心深处被触动,对人生的哀乐感到伤怀。他曾多次在山水间寻找梦境,与友人共乘舟船,歌声飘荡。然而回首往事,眼前只有重叠的山水,容颜虽未老去,心境却已大变。窗外竹叶在秋风中瑟瑟作响,仿佛在哭泣,这声音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樊增祥的哀婉情怀。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己卯春初寄子珍都门

雕轮试碾瀛洲路,萋萋又生芳草。

锦树垂灯,冰河试艇,约略春回琼岛。花砖步早。

看袖拂宫黄,御烟微袅。

苑柳依依,认人犹是旧时貌。

离人江上望极,倩青禽寄与,芳绪多少。

解玉烟皋,传梅水驿,别是新来怀抱。风情渐老。

自小别吴江,便疏歌笑。回首瑶京,碧天云缥缈。

形式:

春云怨.今岁海棠作花甚繁,已破萼矣,忽雨雪累日,恐遂伤损,倚此慰之

湘屏几叠,罨晚云如梦,春阴如墨。

昨夜绿章初下,点点紫绵和露坼。

可奈东风,吹花调粉,化作东栏数枝雪。

香靥销红,仙肌凝素,掩映绣帘隙。

猩英占断芳菲色。纵飞琼相妒,依然倾国。

莫忆红罗小亭侧。聘与梅花,玉冷天寒,怎生禁得。

且傍珍丛,故烧银烛,看取晚妆明婳。

形式:

倦寻芳.积雨初晴,春暄极美,独步至绿萝溪上,归赋此词

紫桐细乳,黄鸟轻飞,春丽如画。

约略溪桥,总有倩红相亚。

细柳腰身轻似燕,小桃颜色娇于马。

更东来,问经过多少,曲台花榭。

已负了、南园佳约,西竺香期,芳事都罢。

甚处惊鸿,也似浣纱娴雅。

照影羞临春水曲,避人遥在垂杨下。

谢东风,那边来,暗飘衣麝。

形式:

八六子.子丹将入吴,倚此为赠

黯秋山,数声啼宇,落红又送行舟。

甚竹外桃花全放,水边红豆都生。峭寒未收。

春江曲曲东流。拾翠漫寻南浦,折梅好下西洲。

待拣取蘋花,殷勤赠与,草香波嫩,路绵天晚,惟余侧帽依依望远,含情脉脉登楼。

莫勾留。归时翠梧报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