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三)

经济心犹壮,清羸疾易伤。

那知两楹奠,遽失万夫望。

家有诗书积,坟无金玉藏。

谁知幅巾敛,曾佩上公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尽管年事已高仍怀经济之志,清瘦的身体却容易受到疾病侵扰。
谁料想,他在世时备受尊敬,突然去世后失去了万人景仰的地位。
家中积累了许多书籍,墓中并无金银财宝。
谁能想到,他曾经只着幅巾,却也佩戴过象征权力的官印。

注释

经济:国家经济或政务。
清羸:清瘦衰弱。
疾易伤:疾病容易侵袭。
两楹奠:指去世者的葬礼。
遽失:突然失去。
万夫望:众人景仰。
诗书积:积累的书籍。
金玉藏:金银财宝。
幅巾敛:简单的头巾打扮。
上公章:佩戴官印。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张耒的挽词,用于悼念逝去的人物。在这短小的四句中,诗人通过对比生与死的状态,表达了对逝者司马文正公的哀悼之情。

"经济心犹壮,清羸疾易伤。" 这两句描绘出司马文正公在世时的雄壮志气和清廉自守,同时也指出了他生前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却始终如同年轻时一般充满活力。

"那知两楹奠,遽失万夫望。"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司马文正公去世的突然与不可逆转性感到出的惊讶和哀悼。"两楹奠"指的是逝者安息之所,而"遽失万夫望"则是说他去世后,那些仰慕他的众人再也无法看到他的高尚风范。

"家有诗书积,坟无金玉藏。" 这两句通过对比司马文正公生前留下的文学作品和他墓地中没有珍贵的金玉,强调了他不图物质财富、重视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面。

"谁知幅巾敛,曾佩上公章。" 最后两句则是对逝者生前的功绩与荣誉的追念,"幅巾敛"可能指的是司马文正公生前佩戴的官印或其他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物品,而"曾佩上公章"则强调了他在世时受过皇帝恩赐的象征。

整首挽词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展现了司马文正公清廉、有才能且受到尊崇的一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哀思。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二)

辞爵浮云外,安民反手中。

山林独往意,衮绣太平功。

布被终身俭,貂冠一命崇。

他年两行泪,碑下泣羊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四)

伊洛平生兴,园林独乐居。

曾过郑公里,得御李膺车。

华屋当年客,名山异代书。

定知传不朽,埋玉自沾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春日遣兴

洛阳自古帝王都,百战荆榛只故墟。

零乱园林遗物在,嬉游人物古风馀。

草迷公子障泥锦,花近佳人油壁车。

漂泊强随游客辔,不辞尘土污衣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春日遣兴二首(其二)

日烘烟柳软于丝,桃李成尘绿满枝。

芳草有情随处好,落花无赖信风吹。

关心伤感知何处,过眼芳菲能几时。

一病春来妨痛饮,遣愁惟有强裁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