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明府公没一年矣瞻礼遗像愀然有感赋呈伯兄仲兄

竹林何处怨残晖,三径荒芜竟不归。

每忆清辉真似梦,忽瞻遗像是耶非。

音容地下风流尽,骨肉人间父党稀。

赖有谢家兄弟好,池塘春草正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日缵在父亲去世一年后,对父亲的追思与缅怀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首联“竹林何处怨残晖,三径荒芜竟不归。”以竹林和荒芜的小径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父亲离世的哀伤和怀念。竹林象征着父亲生前的生活环境,而“怨残晖”则表达了对父亲未能享受晚年阳光的遗憾。

颔联“每忆清辉真似梦,忽瞻遗像是耶非。”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父亲形象的深深思念。清辉比喻父亲生前的光辉形象,而“似梦”则强调了这种记忆的虚幻与不可触及性。诗人仿佛在问自己,眼前所见的遗像是否真的就是父亲,既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也流露出一丝不确定和哀痛。

颈联“音容地下风流尽,骨肉人间父党稀。”进一步深化了对父亲的哀悼之情。音容,指声音和面容,这里指的是父亲的声音和外貌;“地下风流尽”意味着父亲的才华和魅力已随时间消逝,无法再在人世间展现。同时,“骨肉”和“父党”分别指家族成员和父亲的朋友,表达出诗人对父亲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失去父亲后的孤独感。

尾联“赖有谢家兄弟好,池塘春草正芳菲。”诗人在此找到了一丝安慰,提到谢家兄弟的友好,暗示了在失去父亲后,还有其他亲人和朋友的支持。同时,“池塘春草正芳菲”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面,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延续,给诗人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父亲在另一个世界安息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父亲离世后的哀思和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施羽王以书附乃弟卫幕枉讯兼闻其迁南司业赋此却寄

十载联翩白玉除,故人千里怅离居。

莺声尚忆宫中树,雁字遥传岭外书。

我自榕溪休沐后,君从璧水拜恩初。

列槐市上横经地,不羡风流六代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明辽警有感(其一)

金元交恶羽书迟,辽海曾闻一镞遗。

可是和亲通宰赛,遂教跋扈起奴儿。

阴风飒飒环夷胄,落日萧萧照画旗。

愁杀野燐青冢畔,沙场夜哭尽熊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明辽警有感(其二)

夕烽飞箭到长安,百万貔貅立马看。

此日君王亲赐剑,一时宿将尽登坛。

妖氛已见夷歌合,旗鼓谁教贼胆寒。

青海莫留蛇豕在,屡廑拊髀问征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明辽警有感(其三)

漕输百万尽朝宗,天下军储本自供。

岂有呼庚闻虎旅,尚能擐甲卧狼烽。

封椿未散金银气,鸣镝徒骄豺虎踪。

圣主未忘桑土计,安危须仗大司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