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遁篇

白日皖晚不见人,岛龟安藏龙戢鳞。

有客湔衣江海垠,还来取适黄羲身。

遂使岩薄万古尘,此兴不随沧桑泯。

大文既舒烂以陈,中有奇光可结邻。

白石之粲水粼粼,宛其无数流花湮。

渔父棹卷恍知津,怅望江秋生江春。

犹令人者传避汉,莫往莫来谁为真。

日月自此揽青磷,道心文心两逡巡。

噫嘻,道心文心两逡巡。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蜚遁篇》由明代诗人林隽胄所作,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遁世归隐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白日皖晚不见人”,描绘了傍晚时分,万物归静,人迹罕至的宁静场景。接着,“岛龟安藏龙戢鳞”通过龟与龙的隐喻,暗示了深藏不露、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随后,“有客湔衣江海垠,还来取适黄羲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遂使岩薄万古尘,此兴不随沧桑泯”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的永恒价值,即使时间流逝,世事变迁,这份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也不会消逝。接下来,“大文既舒烂以陈,中有奇光可结邻”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如同璀璨的光芒,吸引着志同道合之人。

“白石之粲水粼粼,宛其无数流花湮”通过白石与流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生机,而“渔父棹卷恍知津,怅望江秋生江春”则借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理解,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最后,“犹令人者传避汉,莫往莫来谁为真”表达了诗人对于逃避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生活中,究竟何为真实?“日月自此揽青磷,道心文心两逡巡”则总结了诗人的思考,即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应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5)

林隽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紫阳朱夫子画像

尼山闻治世所宗,斯道经天行地同。

岩岩邹峄闲先圣,由兹而降经尘封。

大道为公不终秘,登堂仿佛闻丝桐。

汉室诸侯抱残缺,未能阐发开愚蒙。

周程张邵接踵起,维时文在天所钟。

紫阳夫子毓关南,更知后起难为功。

格致诚正八字张,微言大义无疑恫。

当其投匦上书日,说书崇政达四聪。

中遭谗邪道将废,未几天朗日昭融。

历祀于今且数百,王鈇圣灯咸率从。

瞻仰肃拜效赞叹,绘天赋海徒冥濛。

形式: 古风

游潮阳白牛岩

梦魂久结此山间,秋晚山缘得未悭。

松壑出云皆绿气,石岩生月共苍颜。

天能磊砢安峰骨,我欲高歌动海澜。

爱尔晨曦兼暮紫,可容袖满水声还。

形式: 七言律诗

花前集杜

差见黄花无数新,正思戎马泪盈巾。

且看欲尽花经眼,花底山蜂远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旧斋葺成二首(其一)

烟霞吾道在,丘壑一枝安。

暂用全身朴,惟存入世宽。

衣将缝薜荔,书且赋台兰。

好谢腾云侣,樵渔亦百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