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题高潜翁寒灯课读图

我亦单寒子。蓬门夜、母儿形影相倚。

秋机织泪,春灯熨梦,烟残坠穗。

瓻书借向东邻,便绕膝、殷勤问字。

诵琅琅、建水高瓴,寒宵过午忘寐。

生前无分鸡豚,墓门寒食,望风悬泪。

珍图手展,丸熊画荻,俨然前事。

帘前雾重成滴,摇壁影、葳蕤细蕊。

陟屺吟、能否招魂,涕零茧纸。

形式: 词牌: 宴清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贫寒学子在夜晚与母亲相依的情景,以及其勤奋读书的场景。开篇“我亦单寒子”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孤独贫穷的读书人。接下来的“蓬门夜、母儿形影相倚”,通过“蓬门”这一意象,形象地展现了家庭的贫困,而“形影相倚”则生动描绘了母子间相互依靠、彼此慰藉的画面。

“秋机织泪,春灯熨梦,烟残坠穗”三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将时间的流转与主人公内心的思绪巧妙融合。秋日的织机仿佛织出了泪水,春夜的灯火温暖了梦想,而“烟残坠穗”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瓻书借向东邻,便绕膝、殷勤问字”两句,展现了主人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他不畏艰难,向邻居借书阅读,甚至在母亲膝下请教,体现了他对学问的虔诚态度。

“诵琅琅、建水高瓴,寒宵过午忘寐”描绘了主人公深夜苦读的情景,琅琅的读书声在寂静的夜晚回响,直到午夜仍未停歇,表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生前无分鸡豚,墓门寒食,望风悬泪”四句,转而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主人公担心自己无法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即使在清明时节,也只能遥望坟墓,心中满是哀伤。

“珍图手展,丸熊画荻,俨然前事”几句,通过展示珍贵的书籍和古代学者刻苦学习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

最后,“帘前雾重成滴,摇壁影、葳蕤细蕊。陟屺吟、能否招魂,涕零茧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窗前凝视,思绪万千,似乎在吟咏《陟岵》之诗,表达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亲情、友情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子妆.端午夕对月,和蕙石

孤影伴愁,短歌送节,举目天涯愁满。

秦关尘涨楚江昏,吊湘累、芷兰哀怨。归帆似箭。

更谁管、潮痕暗换。殢乡关,问晓风残月,凭谁能劝。

连村晚。浴鹭春波,一水匀寒暖。

时新眉样费商量,话西窗、青灯黄卷。风尘阅遍。

享家帚、千金同玩。合我成三,月照琴楼酒盏。

形式: 词牌: 西子妆

庆春宫.芭蕉,和蕙石

秋味凄清,春心舒卷,也来急雨阑东。

期雁擎书,调莺欹扇,旅情乡梦都慵。

绿天深处,净碧唾、飞尘谢红。

有时题句,纸贵何妨,喜对珍丛。

弹章竹拜临风,小草晞阳,见蔽阴浓。

凭藉园林,招摇风露,一场迷鹿终空。

雪图摩诘,识身脆、金刚漫同。

积愁成结,邻圃丁香,代惜渠侬。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惜红衣.和蕙石,并题其小照

壁倚琴囊,杯严酒限,伴人楼月。

得句微哦,閒情自怡悦。

檐花绀滴,惊野火、宵红胡骑。冬猎。

秦曲鹧鸪,望南云愁绝。袁门扫雪。

归燕樯连,沧溟稳舟叶。刘郎又到,白发更堪镊。

赢得故庐无恙,相顾头颅曾说。

问返耕何日,邻壤绣塍鳞接。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朝中措

叮咛被襆出门时。日影黯崦嵫。

树古鸦昏吏老,摇红烛映垣薇。翻阶芍药未成诗。

宫漏出花迟。年少东华旧梦,空山回首依稀。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