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集

郁陶倦烦暑,爽豁逢萧辰。

开樽有欢伯,倾坐得嘉宾。

雕盘荐肥羜,宝刀脍霜鳞。

清谈屏世务,善谑到天真。

须言烛可继,莫诉杯行频。

至道谅在己,外物不关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困顿于炎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举杯邀请好友,共聚一堂宾主尽欢
精致的菜肴摆满桌,鲜美的鱼片切得薄如霜
清谈之中忘却俗事,玩笑间流露出真性情
要珍惜烛光未尽,不必频繁诉说酒已深
真正的道理在于自我,外在事物无需挂心

注释

郁陶:形容心情烦闷。
萧辰:清凉的早晨或时刻。
欢伯:指能带来欢乐的好友。
嘉宾:尊贵的宾客。
雕盘:精美的餐具。
肥羜:肥美的羊肉。
霜鳞:比喻鱼肉的细嫩。
屏:排除,忘却。
世务:世俗的事务。
天真:自然纯真。
烛可继:蜡烛还能继续燃烧。
杯行频:频繁举杯。
至道:最高的道理。
谅:确实,的确。
关身:与自身相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会场景,诗人在炎热的夏日里与朋友欢聚饮酒,享受着美食和愉快的谈话。开篇“郁陶倦烦暑”表达了夏日之热,但转瞬间便是“爽豁逢萧辰”,通过对比突出了宴会时的那种凉爽舒适。

“开樽有欢伯,倾坐得嘉宾”描写了饮酒作乐的情景,“欢伯”和“嘉宾”指的是欢聚的朋友和高贵的宾客,表明宴会的热烈与参与者的尊贵。接着,“雕盘荐肥羜,宝刀脍霜鳞”则细致地刻画了宴席上的美食,通过对精美盘子和鲜美食品的描绘,展现出宴会上的盛况。

“清谈屏世务,善谑到天真”表达了在宴会中,朋友们摆脱世俗烦恼,以轻松愉快的话题进行交流,达到一种纯真的境界。紧接着,“须言烛可继,莫诉杯行频”则是对时光易逝的一种提醒和对饮酒适度的劝告。

最后,“至道谅在己,外物不关身”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坚守与对外界干扰的排斥。整首诗通过对宴会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出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们在快乐享受中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杂兴

严霜沾百草,不问菊与兰。

行观秀色萎,坐使芳意残。

有酒聊自把,无萱良鲜欢。

安得青精饭,为驻颜如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怨思

阴虫思衰草,羁雌啼空林。

盛秋授寒服,独夜捣清砧。

影孤随月瘦,肌薄怯霜侵。

平生托义分,梦想在容音。

山头怜化石,陌上重辞金。

安得两黄鹄,因之传此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及邓治中

我生岂不辰,贫贱亦偶然。

读书饭脱粟,差可乐馀年。

艺麻室南端,种桑屋东偏。

弱妇事纺绩,丁男长力田。

瓶储苟不乏,安用三百廛。

老翁饱食罢,日晏尚高眠。

岂知天地间,陵谷有变迁。

独恨生苦晚,不在羲皇前。

尝闻父老言,醉乡隔烽烟。

安得盈觞酒,时复中圣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失调名

因为衔泥污锦衣。垂下珠帘不敢归。

形式: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