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柳二生归潭州应举

丹凤飞来紫诏香,六龙初日上扶桑。

汉廷第一垂清问,潭府三元有故常。

赋客从来推屈宋,文星依旧照衡湘。

夜凉天宇清如洗,翼轸光中见柳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丹凤衔着紫色诏书的香气飞来,六条龙驾驭的太阳刚刚升起在扶桑边。
在汉朝宫廷中,首次颁发清正的询问,潭府中的三元老规矩依然不变。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推崇屈原和宋玉,文曲星依然照耀着衡山湘水之地。
夜晚的天空清凉如洗,北斗七星的光芒中,可以看到柳宗元和张九龄的身影。

注释

丹凤: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皇权。
紫诏:皇帝的圣旨,因常以紫色封缄而得名。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日出处,象征东方或朝廷。
三元:科举考试中的解元、会元、状元,此处指潭府中的重要人物。
屈宋:屈原和宋玉,皆为古代著名文学家。
衡湘:衡山和湘江,湖南地区的象征,也是文人聚集之地。
翼轸:古代二十八宿之一,代表南方,也指北斗七星。
柳张:柳宗元和张九龄,均为唐代著名文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两位名叫张柳的学子返回潭州参加科举考试而作的赠别之作。首联以“丹凤”和“紫诏香”象征朝廷的恩宠与科举的荣耀,形象地描绘了他们踏上赴试之路的景象,"六龙初日上扶桑"则寓意着光明灿烂的前程。颔联赞美他们在汉廷中有望受到公正的询问,显示出对他们的期待和鼓励。

颈联将张柳二人比作古代文学巨匠屈原和宋玉,强调他们文学才华横溢,暗示他们在科举考试中也将如同星辰般耀眼。尾联则通过“夜凉天宇清如洗”描绘出送别的夜晚,天空清澈,星辰璀璨,以“翼轸光中见柳张”寄寓对他们的祝福,希望他们在未来的仕途上如同北斗七星中的柳宿和张宿一样,光芒四射。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张柳的鼓励,也寄托了对他们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后辈才子的赞赏。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大著赴阙

玉观金桥无限诗,楚臣汉女不胜悲。

如今荡荡平平矣,却合融融泄泄之。

八陛加恩须大册,三朝修史待宏规。

回头莫忘巴陵酒,病渴多年少一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公衡从其弟赴涪州教授

对床夜雨副深情,去续眉山万古名。

杜宇不来无客恨,鹡鸰相唤有新声。

江西太史吟诗处,洛下先生载道行。

今日重提旧公案,亦须拈问老师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杨主簿(其二)

书生岁晚亦无馀,朝作新诗暮看书。

书为送人知免矣,诗仍随子独何欤。

栏凭罨画山光晓,船刺湘罗日影初。

可是爱忙偏觅句,个中无计得逃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陈正己赴调

一寸丹心百念更,满簪华发万人惊。

闲抛岁月供书册,长把饥寒为友生。

此事不轻身出处,诸公可念政和平。

昔藏名字依沅水,今逐帆樯觐汉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