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蔡济忠天字韵

忆我初识君,屈指今七年。

盐车著骐骥,驽蹇纷争先。

谓当对清闲,帝席半夜前。

稍使修世官,复近尺五天。

如何尚朱绂,亦堕岭海边。

前山春色多,佳树午阴圆。

散策履幽径,方舟下长川。

心目得开明,语笑为芳鲜。

但恨暝色至,不得穷攀援。

尚欲夜然犀,下照蛟龙渊。

清游渺难继,归梦苍山巅。

须君换鹅帖,更叙山阴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的《和蔡济忠天字韵》,通过诗人的回忆与想象,描绘了与友人蔡济忠相聚时的欢愉场景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忆我初识君,屈指今七年”,诗人回顾与蔡济忠初次相识的情景,感叹时光荏苒,转眼已过七年。接着,“盐车著骐骥,驽蹇纷争先”以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被束缚在盐车上的千里马,而那些平庸之辈却争先恐后,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展的感慨。

“谓当对清闲,帝席半夜前”一句,诗人想象自己本应享受清闲的生活,却意外地在皇帝面前展示才华,暗示了命运的转折。接下来,“稍使修世官,复近尺五天”描述了自己逐渐晋升,接近权力中心的过程。

然而,“如何尚朱绂,亦堕岭海边”两句转折,诗人惊讶于自己竟然身居高位,却不得不远离繁华,身处偏远之地,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讽刺。

“前山春色多,佳树午阴圆”描绘了自然美景,春意盎然,树木繁茂,午后的阳光洒在树荫上,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与友人漫步其间,享受着轻松愉快的时光,“散策履幽径,方舟下长川”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悠闲自在的氛围。

“心目得开明,语笑为芳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交谈时的愉悦心情,言语间充满了智慧与趣味,如同清新的花朵般芬芳。然而,“但恨暝色至,不得穷攀援”又透露出一丝遗憾,因为时间的流逝,使得他们无法继续深入探讨与交流。

最后,“尚欲夜然犀,下照蛟龙渊”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夜晚借助明亮的灯光,深入探索未知世界,如同照亮深海中的蛟龙与深渊。然而,“清游渺难继,归梦苍山巅”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难以实现,只能在梦中寻找慰藉。

“须君换鹅帖,更叙山阴贤”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希望蔡济忠能带来新的作品,再次分享彼此的智慧与友谊,延续这段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同时蕴含着对现实的反思与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温馨与快乐,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考试呈周茂振舍人陈季陵国正

胸中五斗棘,厌此十日读。

纷然湘罗帕,犹作春笋束。

先生择法眼,一阅不再复。

探囊得至宝,每出辄惊俗。

孟公更超绝,泾渭饱渟滀。

从容了官事,茧纸唾珠玉。

鄙夫闻道晚,衡鉴恐不足。

冥搜夜无寐,惭愧费宫烛。

何时即三昧,屈指社瓮熟。

秋容日夕好,应到堂前菊。

形式: 古风

和子云白莲

仙人玉步摇,佛子白练衣。

新妆水底明,素手风中挥。

盈盈夜露光,滟滟秋江肥。

寒月分好色,朝霞借馀辉。

遥闻功德水,尽洗幻化非。

惟此妙花幢,坐受诸天围。

乡来孤山游,末觉所见稀。

零落塞草边,相逢故依依。

结实须及早,要令饱霜威。

采剥登君盘,勿嫌此么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与赵李二同年夜饮有怀石使君惠叔

佳月久不见,忽见如故人。

清风何方来,过我孤竹君。

我有一尊酒,政为二子斟。

会此风月宵,更觉笑语新。

北城石先生,欲唤不敢频。

坐上欠此客,长怀渺无津。

南方凤之徒,瑞世五色文。

铁石赋梅花,一洗瘴海氛。

台家须贡珍,我欲列九阍。

且补谏官阙,日酌白兽尊。

形式: 古风

金沙堆庙有曰忠洁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赋诗

伍君为涛头,妒妇名河津。

那知屈大夫,亦作主水神。

我识大夫公,自托腑肺亲。

独醒梗群昏,聚臭丑一薰。

沥血摧心肝,怀襄如不闻。

已矣无柰何,质之云中君。

天门开九重,帝曰哀汝勤。

狭世非汝留,赐汝班列真。

司命驰先驱,太一诹吉辰。

翩然乘回风,脱迹此水滨。

朱宫紫具阙,冠佩俨以珍。

宓妃与娥女,修洁充下陈。

至今几千年,玉颜凛如新。

楚人殊不知,谓公果沉沦。

年年作端午,儿戏公应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