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步韵送曹顾庵学士还南溪

征帆江北,又江南一曲、萸湾深入。

雁齿红桥疏柳巷,听唱新词犹涩。

瓜步寒潮,蒜山晚渡,几点霜鸥湿。

重阳过了,拂云石燕犹蛰。

试问姹女墟头,酒钱细数,谁把金鱼给。

别后南溪溪畔路,赋罢蛮笺争拾。

老圃观梅,轻舟载鹤,胜向花砖立。

十洲五岳,画图看满琼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清代沈岸登的《酹江月·步韵送曹顾庵学士还南溪》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对友人曹顾庵学士归乡的依依惜别之情。词中以“征帆江北”起笔,描绘了友人离别的场景,随后通过“雁齿红桥”、“疏柳巷”等意象,勾勒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雅致。词人借“听唱新词犹涩”表达对友人才情的赞赏和对即将逝去的相聚时光的惋惜。

“瓜步寒潮”、“蒜山晚渡”、“几点霜鸥湿”等句,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凄凉与清冷,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随着重阳节的过去,词人感叹石燕仍蛰伏未动,寓言友人此时的隐忍与等待。

下片转向对友人的祝福,询问南溪墟头的女子是否还记得他们共度的时光,以及赠予的金鱼。词人想象友人在南溪溪畔的生活,写到他赋诗作画,生活闲适,胜过都市中的繁华。“老圃观梅”、“轻舟载鹤”等画面,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

最后,词人祝愿友人如游历十洲五岳般丰富的人生经历,将美好的记忆收入画卷般的诗集中,寓意深远,寄寓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期许。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江南风土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85)

沈岸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扬州除夕,和竹坨韵

何事飘零,天涯除夕,几度羁旅。

今夜邗江,去年燕市,客泪双垂缕。

银灯初卸,金壶频咽,不寐更筹閒数。

更谁听、扬州歌吹,拨火寒炉无语。

凄凉东阁,官梅初发,对酒看人儿女。

三十年来,镜中绿鬓,都被儒冠误。

清溪白屋,团圞兄弟,梦里分明曾去。

正相思、关山南北,夜阑疏雨。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蝶恋花.立春日同竹垞赋

是处梅花香近远。点点苔枝,漏泄春光浅。

叹息年华看又换。踏歌声里扬州遍。

睡起云屏山六扇。罗帐无人,一任东风捲。

细马驮来娇满面,凭阑小语听犹颤。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平湖乐.怀雁浦旧居

吾家雁浦草堂西。绕屋梅花细。杨柳丝丝钓船舣。

旧长堤。关河南望三千里。

雪晴池馆,故园此日,尊酒有谁携。

形式: 词牌: 平湖乐

采桑子

桃花马首桃花放,小雨初收。草绿山邮。

春色年年独自愁。东风一带河桥柳,柳外朱楼。

不上帘钩。定有愁人楼上头。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