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作四首(其四)

坐看包藏负国恩,无才不得预经纶。

袁安坠睫寻忧汉,贾谊濡毫但过秦。

威凤鬼应遮矢射,灵犀天与隔埃尘。

堤防瓜李能终始,免愧于心负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静观那些辜负国家的人,因无才而无法参与国家大事。
像袁安那样忧虑国家,贾谊也只是哀叹秦朝的衰落。
凤凰般的贤人应能避开暗箭,神犀般的智慧使他们超脱世俗尘埃。
保持堤防般的清廉,从头到尾不改初心,以免心中有愧,辜负自己的一生。

注释

包藏:隐藏,指心怀不轨之人。
负国恩:辜负国家的恩惠或信任。
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袁安:东汉名臣,以清廉著称。
贾谊:西汉政治家,曾忧虑汉室衰微。
鬼应遮矢射:比喻贤人不受暗箭攻击。
灵犀:古代传说中犀牛角能辨识邪恶,此处象征智慧。
堤防:比喻道德操守。
瓜李:比喻亲近的人,暗示避免嫌疑。
终始:自始至终,坚持到底。
愧于心:内心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语言简练而意蕴深长。开篇“坐看包藏负国恩,无才不得预经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厚恩的感念,同时也流露出个人能力不足、未能为国分忧的自谦之情。

接着,“袁安坠睫寻忧汉,贾谊濡毫但过秦”两句,则是通过历史上著名政治家袁安、贾谊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臣能为国出谋划策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坠睫寻忧汉”、“濡毫但过秦”生动描绘了他们勤于政事、忧心国家的形象。

中间,“威凤鬼应遮矢射,灵犀天与隔埃尘”两句,则是借用神话传说中的凤凰和犀牛,来比喻自己虽然有志向高远,但现实中的困境却如同阻挡在中间的障碍,使得诗人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最后,“堤防瓜李能终始,免愧于心负此身”两句,通过对比田野中的瓜李能够自在地生长、收获,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仍希望能够在平凡的职位上,不辜负自己的初衷,从而在内心获得一种解脱和安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卜隐

屏迹还应减是非,却忧蓝玉又光辉。

桑梢出舍蚕初老,柳絮盖溪鱼正肥。

世乱岂容长惬意,景清还觉易忘机。

世间华美无心问,藜藿充肠苧作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又和大庆堂赐宴元珰而有诗呈吴越王

樱桃花下会亲贤,风远铜乌转露盘。

蝶下粉墙梅乍坼,蚁浮金斝酒难乾。

云和缓奏泉声咽,珠箔低垂水影寒。

狂简斐然吟咏足,却邀群彦重吟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三月二十七日自抚州往南城县舟行见拂水蔷薇因有是作

江中春雨波浪肥,石上野花枝叶瘦。

枝低波高如有情,浪去枝留如力斗。

绿刺红房战袅时,吴娃越艳醺酣后。

且将浊酒伴清吟,酒逸吟狂轻宇宙。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恳因成长句四韵兼呈诸同年

往年莺谷接清尘,今日鳌山作侍臣。

二纪计偕劳笔研,一朝宣入掌丝纶。

声名烜赫文章士,金紫雍容富贵身。

绛帐恩深无路报,语馀相顾却酸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