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红豆。红豆。苦为相思消瘦。远怜风雪归途。

弹得双行泪珠。珠泪。珠泪。人坐一灯无寐。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鉴赏

这首《调笑令》以红豆为题,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红豆之上,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氛围。

“红豆。红豆。” 开篇便以反复咏叹的形式,强调了红豆这一意象的重要性,仿佛在诉说着对某人的深深思念。红豆,自古以来便是爱情与相思的象征,其独特的形态和寓意在此被诗人巧妙运用,引发读者对情感的共鸣。

“苦为相思消瘦。” 这一句直接点明了红豆之所以“苦”,是因为承载着相思之情,以至于“消瘦”。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红豆以生命,使其成为情感的载体,形象地表达了相思之苦。

“远怜风雪归途。” 这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相思之情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背景中。风雪归途,既是实际的地理空间,也是情感的象征,暗示着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即便是在严寒与孤独中,这份情感依然坚定不移。

“弹得双行泪珠。” “珠泪”二字,既指真实的泪水,也暗喻着心间流淌的深情。诗人通过“弹”字,生动描绘了主人公因思念而落泪的情景,泪珠如同珍珠般珍贵,凝聚着深厚的情感。

“珠泪。珠泪。” 重复“珠泪”,强化了情感的浓度,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持久与深刻。在这样的反复咏叹中,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升华到了更广泛的意义上,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人坐一灯无寐。” 最后一句以场景描写收尾,画面感强烈。主人公独自一人,面对一盏孤灯,无法入眠,心中满是思念与忧愁。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痛苦,也暗示了这种情感的普遍性,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整体而言,《调笑令》通过精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深情与哀愁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深深的共鸣与感动。

收录诗词(19)

凌祉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银瓶井吊岳娥

不愧英雄后。俯澄波、翩然长逝,贞魂谁偶。

当日风波悲父子,三字狱成何有。

叹恨海、终难填就。

殉国纵非儿女事,抱银瓶、竟向泉台走。

眢井畔,漫回首。

援枹肯学韩家妇,便江山、烽烟顿息,奇冤莫剖。

一样赵家乾净土,赢得芳名长久。

看鸳甃、苔痕如绣。

环佩归来潭影静,早月华、流照常如旧。

怀古恨,酹杯酒。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柳梢青.清明日柬步香妹申江

不定阴晴。酿花天气,又届清明。

记得年时,樱桃花下,同听莺声。而今隔却邮程。

数不尽、长亭短亭。望断天涯,斜阳芳草,无限离情。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侍香金童.七月晦日为金地藏诞辰,谨拈此解以代香花之献

会过盂兰,佛诞今宵届。放大光明通下届。

几处焚香庭院外。贴地莲灯,向风红摆。

祝长生一样,如来观只在。道常此、金身不坏。

真个愁魂超孽海,多少痴儿,下阶膜拜。

形式: 词牌: 侍香金童

摸鱼儿

畅游悰、匆匆几日,西风重打归桨。

扁舟一叶斜阳里,帆影和云摇漾。岚岫敞。

看倒映、波心远黛延秋爽。萧萧送响。

更蓼溆飞烟,芦汀卷雪,寒色动苍茫。

天涯路,陈迹都如梦想。独怜鸥侣无恙。

疏疏秃柳长亭外,眉际都添愁况。闲眺赏。

向蓬背、弦诗顿觉吟怀旷。乡关试望。

指野水平桥,一灯红处,晚渡杂渔唱。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