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金缕曲·银瓶井吊岳娥》是清代凌祉媛所作,通过这首词,我们能感受到对岳飞之女岳云英(岳娥)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词中开篇“不愧英雄后”,直接点明了岳云英作为岳飞后代的英勇形象,她虽非男儿身,却有着与父亲一样的英雄气概。接着“俯澄波、翩然长逝”,描绘了岳云英在清澈的水波中离去的场景,其身影轻盈而决绝,仿佛在水中留下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紧接着,“贞魂谁偶”一句,表达了岳云英坚贞不屈的灵魂无人能与其相配的感慨,凸显了她的独特与伟大。
“当日风波悲父子”一句,回顾了岳飞与岳云英之间的亲情与悲剧,岳飞因“三字狱”而被冤杀,岳云英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追随父亲的脚步,体现了她对父亲的忠诚与对国家的热爱。接下来“叹恨海、终难填就”表达了对这种悲剧结局的深深遗憾和无法弥补的痛心。
“殉国纵非儿女事,抱银瓶、竟向泉台走”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岳云英为国捐躯的壮举,即使这并非儿女应尽之事,她依然选择了勇敢地走向死亡,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与勇气。
“眢井畔,漫回首”则描绘了岳云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或许回望了一眼曾经的生活,但最终还是坚定地走向了另一个世界。接下来“援枹肯学韩家妇”一句,将岳云英与韩信的妻子进行对比,赞扬了她在关键时刻的勇敢抉择,不同于韩家妇的退缩,岳云英选择了更为高尚的道路。
“便江山、烽烟顿息,奇冤莫剖”表达了岳云英的牺牲不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国家的安宁与正义的昭雪,她的死让战火暂时平息,但历史上的冤屈却难以彻底清算。
“一样赵家乾净土,赢得芳名长久”这一句,将岳云英与赵氏家族进行了对比,强调了岳云英虽然出身于普通家庭,但凭借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千古芳名,与赵家的显赫地位并无二致。
“看鸳甃、苔痕如绣。环佩归来潭影静,早月华、流照常如旧”描绘了岳云英安息之地的宁静与美丽,即使时间流逝,月光依旧温柔地洒在潭面上,仿佛岳云英的灵魂仍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最后,“怀古恨,酹杯酒”表达了对岳云英及其事迹的怀念与敬意,通过一杯酒寄托了对这位巾帼英雄的哀思与敬仰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岳云英生前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她作为女性在国家危难之际展现出的非凡勇气与忠诚,以及她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词中充满了对岳云英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与对正义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