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燕酬南使徐陵诗

嵩山表京邑,钟岭对江津。

方域殊风壤,分野各星辰。

出境君图事,寻盟我恤邻。

有才称竹箭,无用忝丝纶。

列乐歌钟响,张旃玉帛陈。

皇华徒受命,延誉本无因。

韩宣将聘楚,申胥欲去秦。

方期饮河朔,翻属卧漳滨。

礼酒盈三献,宾筵盛八珍。

岁稔鸣铜雀,兵戢坐金人。

云来朝起盖,日落晚摧轮。

异国犹兄弟,相知无旧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公馆中与南使徐陵的宴饮酬唱场景,展现了深厚的文化交流氛围和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嵩山表京邑,钟岭对江津”以自然景观开篇,嵩山与钟岭分别象征着京城与江边,巧妙地将地理环境融入宴会背景之中,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宁静的氛围。

“方域殊风壤,分野各星辰”则进一步强调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与独特性,暗示了此次宴会不仅是物质上的盛宴,更是精神与文化的交流。

“有才称竹箭,无用忝丝纶”运用比喻手法,赞美了徐陵的才华,并自谦地表达了自己虽无大用,但依然愿意参与其中,体现了诗人谦逊而又不失自信的态度。

接下来的“列乐歌钟响,张旃玉帛陈”描绘了宴会的热闹景象,音乐、钟声、舞蹈、礼仪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场高雅而隆重的聚会。

“皇华徒受命,延誉本无因”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参与宴会的感慨,既是对使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我审视。

“韩宣将聘楚,申胥欲去秦”引用历史典故,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与忠诚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方期饮河朔,翻属卧漳滨”则是对宴会计划与实际发生情况的转折,预示着宴会的意外发展,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命运变化的无奈与接受。

“礼酒盈三献,宾筵盛八珍”再次强调宴会的隆重与奢华,通过丰富的饮食与礼仪,展现了主人的热情与慷慨。

“岁稔鸣铜雀,兵戢坐金人”描绘了宴会后的和平与丰收景象,预示着友谊与和谐的美好结局。

最后,“云来朝起盖,日落晚摧轮”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寓意着宴会的结束与生活的继续,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宴会的盛大与文化交融的氛围,更蕴含了诗人对友情、忠诚、命运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

裴让之(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邺馆公燕诗

晋楚敦盟好,侨札同心赏。

礼成樽俎陈,乐和金石响。

朝云驾马进,晓日乘龙上。

双阙表皇居,三台映仙掌。

当阶篁筱密,约岸荷蕖长。

束带尽欣娱,谁言骛归两。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三日华林园公宴诗

回銮自乐野,弭盖属瑶池。

五丞接光景,七友树风仪。

芳春时欲遽,览物惜将移。

新萍已冒沼,馀花尚满枝。

草滋径芜没,林长山蔽亏。

芳筵罗玉俎,激水漾金卮。

歌声断以续,舞袖合还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

年病从横至,动息不自安。

兼豆未能饱,重裘讵解寒。

况乃冬之夜,霜气有馀酸。

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

灯光明且灭,华烛新复残。

衰颜依候改,壮志与时阑。

体羸不尽带,发落强扶冠。

夜景将欲近,夕息故无宽。

忽有清风赠,辞义婉如兰。

先言叹三友,末言惭一官。

丽藻高郑卫,专学美齐韩。

审谕虽有属,笔削少能干。

高足自无限,积风良可抟。

空想青门易,宁见赤松难。

寄语东山道,高驾且盘桓。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冬日伤志篇

昔时惰游士,任性少矜裁。

朝驱玛瑙勒,夕衔熊耳杯。

折花步淇水,抚瑟望丛台。

繁华夙昔改,衰病一时来。

重以三冬月,愁云聚复开。

天高日色浅,林劲鸟声哀。

终风激檐宇,馀雪满条枚。

遨游昔宛洛,踟蹰今草莱。

时事方去矣,抚己独伤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