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衢见寄兼呈董行父

弃繻东入武牢关,帝里经年岂是闲。

鹢退暂知淹凤藻,鹏残即看上鳌山。

讨论想慰门人意,谈笑应开翰长颜。

唯我块然谁共处,终朝门掩竹林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放弃官职向东进入武牢关,身处帝都难道是为了清闲。
暂时离开朝廷,我知道会耽误文才,大鹏展翅后马上就要飞向高峰。
希望能通过交谈安慰门徒的心意,轻松的言谈应该能舒展你的眉头。
只有我孤独一人,与谁共度这寂寥时光,整日里在竹林间闭门独处。

注释

弃繻:放弃官印。
东入:向东进入。
武牢关:古代关隘名。
帝里:京都。
岂是闲:难道是为了清闲。
鹢退:比喻官员离职。
淹凤藻:耽误文才。
鹏残:大鹏展翅。
上鳌山:比喻仕途高升。
讨论想慰:希望能通过讨论安慰。
门人意:门徒的心意。
谈笑应开:轻松的言谈应该能舒展。
翰长颜:指人的脸色开朗。
块然:孤独的样子。
谁共处:与谁共度。
终朝:整天。
门掩:门关闭。
竹林间: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和王衢见寄兼呈董行父》。诗人以"弃繻东入武牢关"起笔,描绘自己离开繁华都城,进入武牢关的场景,暗示了一种远离尘嚣的选择。"帝里经年岂是闲"表达了对京城生活的反思,认为在那里度过的时光并非单纯的悠闲。

接下来的"鹢退暂知淹凤藻,鹏残即看上鳌山"运用了比喻,以鹢鸟暂时停止飞翔比喻自己在文学上的沉潜,而鹏鸟残年展翅则象征即将有所作为,攀登文学高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讨论想慰门人意,谈笑应开翰长颜"写诗人期待通过学术讨论和谈笑,来满足弟子们的学习愿望,同时也希望能提振朋友们的精神面貌。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师者风范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诗人感慨"唯我块然谁共处,终朝门掩竹林间",表达了孤独与清寂,他渴望有一个能共同分享内心世界的人,整日生活在宁静的竹林之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人生选择、文学抱负以及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

长安君到转民安,夏少炎蒸腊少寒。

接使管弦登月榭,劝农旌旆入烟峦。

龙池似锦花堪赏,鹑野如云稼好观。

见说添苏亚苏小,随轩应是佩珊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冯亚见赠

一生无一事,兀兀复腾腾。

信脚虽过寺,斋心不请僧。

松篁为活计,琴酒是良朋。

除却君酬唱,他人亦懒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和冯亚寄进士孙磻

闲思生白发,懒更把菱花。

久别何州住,相寻恐路差。

独飞伤塞雁,会宿羡林鸦。

犹得君为友,时过老母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和孙舍人重过陕下二首(其二)

一种分符两种荣,朱衣院吏引红旌。

全家首赴酂侯镇,半路重过召伯城。

迎步绮罗无旧态,随轩丝竹有新声。

野人相见忻还愧,为爱交情似世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