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四二)

性了有馀,体含太虚。心空历历,道契如如。

答响神居谷,随缘井觑驴。

向道尘尘住三昧,何妨触处卷而舒。

形式: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的作品,以禅修者的内心体验和修行境界为主题。"性了有馀,体含太虚"表达了禅者超脱世俗,心灵纯净,如同包含着无边宇宙的广阔心境。"心空历历,道契如如"进一步描绘了禅者内心的明澈与对大道真理的契合,仿佛一切皆在当下清晰呈现。

"答响神居谷,随缘井觑驴"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禅者顺应自然,不执着于外物,如同山谷中的回声,随缘自在,看待事物如同井底之蛙看驴,保持谦逊与开放的态度。

最后两句"向道尘尘住三昧,何妨触处卷而舒","尘尘"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三昧"则是佛教中入定的境界,诗人表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保持禅定之心,随缘应变,既能深入静思,又能灵活应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展现了禅修者追求的心灵自由与智慧圆融。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八三)

去就清贫,担何苦辛。兀默三椽老,平生五合陈。

出家意谓了身,住院还相累人。

野水连天半夜月,丛林和气十方春。

形式: 押[真]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七)

湛乎性源,游乎度门。动静出碍,方圆不痕。

寒木得春晚,雪窗亡夜昏。

通塞也虚离实坎,变化也连乾断坤。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万差别而有据兮齐承一点之恩。

形式: 押[元]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七二)

默而耀,虚而照。借用不悭,合体无兆。

石牛卧而青山寒,木马嘶而明月晓。

有底般人,相逢恰好。

形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一一)

颠毛之丝,眼角之黐。是身颓老,与世支离。

枯禅心了了,空劫鼻垂垂。晓寒霜结,山川薄霁。

夜月行河汉,迟借伴还来。

机用妙不销,弹指知音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