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毛庐

倦游去朝市,委怀在田园。

既悟执戟疲,益知荷蓧贤。

夙晨饭牛出,夕曛负耒还。

春作固云力,秋敛未盈廛。

求赢岂其愿,拙业乃所安。

不见龟上毛,成毡亦良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龟毛庐》,表达了诗人厌倦世俗生活,向往田园归隐的情感。首句“倦游去朝市”直接道出了对官场生活的疲惫和厌倦,而“委怀在田园”则表达了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既悟执戟疲,益知荷蓧贤”进一步阐述了对儒家贤人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欣赏,暗指自己愿意像荷蓧翁那样过简单而智慧的生活。

“夙晨饭牛出,夕曛负耒还”描绘了农耕生活的日常画面,早晨牵牛劳作,傍晚扛着耒犁归来,充满了田园诗意。接下来的诗句“春作固云力,秋敛未盈廛”强调了农事的艰辛与收获的微薄,但诗人并未因此感到不满,反而认为这是勤劳的本分,“求赢岂其愿,拙业乃所安”。

最后两句“不见龟上毛,成毡亦良难”运用典故,以龟毛难以织成毛毯比喻仕途的艰难和隐居生活的不易,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坚定选择,即使再艰难也愿意坚守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题何监丞画山水歌

至正以来画山水,秘监何侯擅其美。

帝御宣文数召见,抽毫几动天颜喜。

有时诏许阅内储,名笔班班世所无。

王吴李范已心识,馀者山堆皆手摹。

海内画工亦无数,才似何侯岂多遇。

权门贵戚虚左迎,往往高堂起烟雾。

人间一笔不可得,门外车徒漫如织。

叶君使还亲集送,乘兴始肯留真迹。

于时在座总儒冠,王郑歌辞晚更妍。

岂无片语道离恨,见侯之画笔尽捐。

此画携归在乡县,万壑千岩眼中见。

却忆都门送别时,回头瞥睹西山面。

莫言短幅仅盈咫,远势固当论万里。

既似山河月里明,复同衡霍牖中起。

叶君眼力老愈光,爱之不减云锦章。

年来行橐尽抛弃,惟将此纸什袭藏。

何侯迁官定何处,有客披图正倾慕。

北骑南辕傥相值,烦君为我致毫素,请侯一写沧洲趣。

形式: 古风

题顾氏长江图

天下几人画山水,虎头子孙世莫比。

何年写此《长江图》,多少江山归笔底。

巴陵三峡天所开,远势似向岷峨来。

洞庭潇湘仅毫末,楚客湘君安在哉!

江上一朝风雨急,老我曾来踏舟立。

鼓枻既闻潭畔吟,抱琴复听竹间泣。

别来几日世已非,忽此披图忆曩时。

早知避地多处所,肯逐红尘千里归。

林下一夫巾屦似,亦有舟人与渔子。

能添野老烟波里,便与同生复同死。

形式: 古风

题出射图

玉门关南百草腓,玉门关北斗兵稀。

边头无事马秋肥,将军出射沙尘瀰。

一胡据鞍执大旗,翩然前导疾若飞。

一胡引弰如附枝,一胡放箭箭不知。

后有两胡蹙骑追,侧身拔镞恐镞遗。

玉门关城迥且巍,一时士马何神奇。

我来塞外按边陲,曾挥此马看君骑。

为君取酒尽千卮,醉里争誇战胜归。

到今已是十年期,画家所写是耶非,却忆当初亲见时。

形式: 古风

题打毬图

群胡击毬世未见,人马盘盘若风旋。

场中一点走如飞,三人跃马争先驰。

两人翻身惊且叹,前视后视回回转。

平沙蹙踏黄入天,肯使苍鹰飞向前。

身忘激射但狂走,未知毬落谁人手。

君不见秦失其鹿人共逐,刘项雌雄几翻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