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省星郎蹋晓班,暂随使传走日间。
荆州利得习凿齿,江左今称庾子山。
君意颇为莼菜喜,人情争羡锦衣还。
但怜老病匆匆别,白发如何更可删。
不详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柏生两石间,平地盍移置。
平地岂不好,又恐伤生意。
两翁为柏谋,其虑各已至。
受命独也正,固与凡木异。
夷险犹尔殊,而我本一致。
但能全其天,所择不在地。
我闻柏山名,抱艺久不试。
自种秋柏实,离离满山翠。
石碍曾不伤,地平亦不肆。
岁月渐婉娩,冰雪几凌厉。
此柏初不知,老大见根柢。
一笑谢两翁,何省为荣悴。
人生致足乐,莫如令兄弟。
绰绰而有裕,其中自春意。
龟溪有二孙,能笃友于义。
同居五十载,阖门数百指。
几微无间言,轮囷有和气。
粤从鸿雁散,惟恐棠棣废。
欲挽古道回,兹事良非易。
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
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
怡然两白发,埙篪伯仲氏。
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
复如无事时,难得真可贵。
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
迹其屡易世,往往干戈际。
义风不少衰,大书乃无愧。
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
虽有笃行者,谁为纪姓字。
我闻二孙名,不觉为之喜。
两记信实录,联名尽名士。
先见众论公,必得一行史。
行看表门闾,乡邦誇盛事。
我诗甚鄙拙,愿尔多寿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