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书永和寺壁》(其一)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首句“胸中一壑本超然”,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如同深山中的幽谷,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然而,接下来的“投迹尘埃只可怜”一句,转折强烈,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悲叹。他虽心怀高远,却不得不涉足世俗,陷入生活的琐碎与困顿之中,这种矛盾与痛苦跃然纸上。
“斗粟累人腰自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感。斗粟,象征微不足道的生活压力,而“腰自折”则形象地描绘出人在重压之下身心俱疲、难以支撑的情景。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即微小的个人力量在强大的生活压力面前显得无力与脆弱。
最后一句“不缘身在督邮前”以典故收尾,借用了东汉时期官吏督邮的形象,意指即使不在权力的直接掌控之下,也难以摆脱生活的压迫与束缚。这句话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强化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人生艰辛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书永和寺壁》(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超脱与束缚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个体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