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耆旧已辽落,床前拜德公。
人余柱下史,身是鲁灵宫。
杞宋文何在,齐梁运易终。
吾犹及型典,信见剖鸿濛。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铭道对潘稼堂先生的敬仰之作。首句“耆旧已辽落”表达了对前辈学人的怀念,暗示了时代变迁和人才凋零。接着,“床前拜德公”描绘出诗人对潘先生的尊敬,如同弟子向师长行礼,显示出深厚的师生情谊。
“人余柱下史,身是鲁灵宫”运用典故,将潘先生比作古代贤者,柱下史象征学识渊博,鲁灵宫则暗指道德高尚,寓言潘先生德才兼备。接下来,“杞宋文何在,齐梁运易终”借古喻今,感叹文学风气的兴衰,暗示潘先生的时代价值。
最后两句“吾犹及型典,信见剖鸿濛”表达了诗人庆幸自己还能亲炙潘先生的教诲,如同破晓前的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寓意潘先生的智慧照亮了他的人生之路。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前辈学者景仰与感激之情的诗篇,充满了对传统学术的尊重和对知识传承的珍视。
不详
蜡屐无论两,杖头宁计钱。
游经岳有五,笔断载逾千。
细数东林事,潜伤南渡年。
寻常言笑处,忍泪不教传。
二十八年别,公高在急流。
吾翁占损益,晚岁倦遨游。
复此故人子,来同今雨秋。
松风溪上宅,话旧且淹留。
绕树栖难稳,惊巢甫脱身。
可怜三户楚,都作两朝入。
卖卜门生在,迁居孟母邻。
要离今日冢,欲往瓣香陈。
今朝震泽行,动荡玻璃色。
四万八千顷,浮天杳无极。
东西洞庭山,缥窈如泼墨。
与我相周旋,招之不可即。
冉里那复返,毛公久灭迹。
可怜水犀甲,石蕝化深碧。
更闻此山中,幽人无岁历。
老死不出山,何由识兵革。
回头笑句践,藉手妇人力。
一朝良弓藏,解使大夫惑。
去去不足道,此水可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