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多难兴邦海舰移,忽逢祀夏配天时。
小臣不死留双眼,东向行都望六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区仕衡的作品,名为《读景炎福州诏书》。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以及他个人作为小臣对于历史变迁所持有的无奈与悲凉。
"多难兴邦海舰移,忽逢祀夏配天时。" 这两句描绘了国家在艰难中奋力自强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周期性更替的感慨。在这里,“多难”指的是国之大难,可能是指宋朝面临的外敌入侵和内部动荡。"海舰移"则暗示着国家的重心在变迁,而“祀夏配天时”则是在表达对历史时刻的尊崇与顺应。
"小臣不死留双眼,东向行都望六师。"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个人的哀愁和无力感。“小臣”自指诗人本身,作为朝廷中的微末之臣,他虽未身亡,但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不舍。"留双眼"是希望能亲眼目睹国势复兴的愿望,而“东向行都望六师”则是在表达诗人对昔日英雄将领(六师)的怀念,渴望有力量去改变现状。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国家兴衰和历史变迁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与无力感。
不详
褐衣曾替衮衣愁,肉食谁知藿食忧。
斩马尚方无可借,夜深灯下看吴钩。
礼乐三千不可闻,彤墀诸草似刘蕡。
莫嗟起部官犹左,尺疏公田赖有君。
双树林间结草庵,拈花一笑拜瞿昙。
玄风橡栗餐亭午,堂下门徒且放参。
南渡衣冠废蒯缑,中原尽载向湖游。
胡尘不谓飞滇海,鬼火何因暗鄂州。
竟使兵家劳策画,到今国是计恩仇。
草茅死未忘哀愤,岂但燕云恨白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