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泥沙难振拔,谁复问穷通。
莫讶提壶赠,家传枕曲风。
成谣独酌后,深意片言中。
不进终无已,应须荀令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詑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的诗歌。
"泥沙难振拔,谁复问穷通。"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困顿的境况,泥沙难以振拔象征着人生中的艰难与不易,而“谁复问穷通”则表达了对过往荣辱的淡然。
"莫讶提壶赠,家传枕曲风。"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礼物的珍视。提壶赠送象征着友情的馈赠,而“家传枕曲风”则透露出一份深厚的情谊。
"成谣独酌后,深意片言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酒后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沉祝愿和期望。
"不进终无已,应须荀令公。" 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一种坚持和期待,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深切的情感,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小台堪远望,独上清秋时。
有酒无人劝,看山秖自知。
幽禽啭新竹,孤莲落静池。
高门勿遽掩,好客无前期。
寒夜阴云起,疏林宿鸟惊。
斜风闪灯影,迸雪打窗声。
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
汉皇无奈老,何况本书生。
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
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
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
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