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人所弃今人慕,不谓苏公亦世情。
此话若教天上听,定须笑倒董双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杨简的作品《妙庭观》,体现了诗人对古代遗迹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世相的深刻认识。
“古人所弃今人慕”一句,表达了人们对于过去被遗忘之物的向往与珍惜。这里的“古人所弃”,指的是历史长河中被忽视或遗落的事物,而“今人慕”则是现代人的怀旧心理,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寻。
“不谓苏公亦世情”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苏轼(苏东坡)这种伟大人物也同样拥有普通人情感的洞察。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在这里被提及,诗人通过这一点来强调,即便是伟人,也逃不过世间万众共有的情感。
“此话若教天上听”一句,是诗人设想如果将这番对话传达给天界的神灵,他们定会如何看待。这里的“此话”,指的是前两句所表达的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伟大人物也具有普通情感的事实。
最后一句,“定须笑倒董双成”则是对这一事实的深层次解读和评价。董双成,是唐代名将,后被神化为天上的星宿。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把这番人间的情感与怀旧传达给董双成听,他一定会因为惊讶或不敢相信而“笑倒”。这里的“笑倒”,既可以理解为无法接受,也可解作对凡尘世情的赞叹和同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伟大与平常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不详
我吟诗处莺啼处,我起行时蝶舞时。
踏著此机何所似,陶然如醉又如痴。
谁省吾心即是仁,荷他先哲为人深。
分明说了犹疑在,更问如何是本心。
若问如何是此心,能思能索又能寻。
汝心底用他人说,只是寻常用底心。
此道元来即是心,人人抛却去求深。
不知求却翻成外,若是吾心底用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