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其三)

若问如何是此心,能思能索又能寻。

汝心底用他人说,只是寻常用底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若要问什么是这种心境
既能思考又能探索还能追寻

注释

如何:什么。
是:是。
此心:这种心境。
能思:能够思考。
能索:能够探索。
又能寻:还能追寻。
汝:你。
心底:内心深处。
用:使用。
他人:别人。
说:说的。
只是:仅仅。
寻常用:常用在。
底心:内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简的作品,名为《偶作(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探讨的是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的问题。

“若问如何是此心,能思能索又能寻。” 这两句直接提出了问题,探讨的是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此心”指代个人内心的复杂状态,而“能思能索又能寻”则描述了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和深度,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情怀。

“汝心底用他人说,只是寻常用底心。” 这两句给出了作者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在这段话中,“汝心底”指代个人的内在感受,而“用他人说”则意味着人们往往倾向于借助外界的观点来解读自己的情感。后半句“只是寻常用底心”,表达了一种对待内心世界的态度,强调了保持本真和自然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对于个人内心世界探索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如何处理这种探索的一些思考。它既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哲理思辨,也反映了一种超越世俗、寻求精神内涵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136)

杨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作(其一)

此道元来即是心,人人抛却去求深。

不知求却翻成外,若是吾心底用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偶作(其十三)

夫子文章不可为,从心到口没参差。

咄哉韩子休污我,却道诗葩与易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偶作(其十二)

曩疑先圣啬于言,何不明明细细传。

今醒从前都错认,更加详后即纷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偶作(其六)

心里虚明著太空,乾坤日月总包笼。

从来个片閒田地,难定西南与北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