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友辞·百舌儿》由宋代诗人王质所作,通过对百舌儿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首先,“百舌儿,百舌儿,发口及时莫过时。”开篇即以“百舌儿”这一形象引入,强调了其适时发声的重要性,寓意着在自然界中,一切生命活动都应遵循其内在规律,适时而为,不违自然。
接着,“柳色花香皆可掇,林光水光多足娱。”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柳绿花红,香气扑鼻,林间光影交错,水面波光粼粼,这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乐趣。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
“花沾舌,柳沾舌,吟咏山风共山月。”进一步将百舌儿的形象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它在花香柳色中吟唱,与山风山月相伴,仿佛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和谐美妙的画面。这里不仅体现了百舌儿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呜呼此友兮相追随,树巅一声春梦归。”诗人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对百舌儿这一自然之友的深情追随,仿佛它引领着诗人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这不仅是对百舌儿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山友辞·百舌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